全球最大“人造太阳”,中国再获重要合同
自2008年以来,中国承担了多个采购包的制造任务,涉及磁体支撑系统、磁体馈线系统、电源系统、辉光放电清洗系统、气体注入系统、可耐受极高温的反应堆堆芯“第一壁”等核心关键部件。
“人造太阳”上的这些“超级材料”中国造
“超导是一种在特殊条件下电阻为零的材料,利用这一特性可以避免导体发热,实现‘人造太阳’的长时间运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刚说,当年中国启动研制“人造太阳”的时候,超导技术控制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向国外购买超导材料,有的出尔反尔不卖,有的开价高,还只卖三流产品。“当时国家的工业基础薄弱,科研经费也不...
【环时深度】中国“人造太阳”如何突破“卡脖子”?
新一代“人造太阳”作为消化、吸收ITER技术的重要平台,十年间也培养锻炼了一批具有参与大科学工程能力的高水平科技人才,“党中央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支持力度,让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尽展其能。这些举措对过去十年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巨变起到了重要推动...
中国钢研:自主研发“人造太阳”关键核心部件
有“人造太阳”之称的核聚变实验装置“东方超环”运行条件极其严苛。装置中的偏滤器所扮演的角色就像汽车发动机的排气口,核聚变反应的产物需要通过偏滤器排出去。偏滤器不断承受最为严酷的高温和粒子流的冲击,瞬态高温比火箭喷射的火焰温度还要高。“东方超环”的偏滤器由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钢研)所属...
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突破关键技术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sputniknews报道,综合中国媒体消息称,11月22日,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传出消息,全球最大“人造太阳”核心部件研制取得重大进展: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完成首件制造,其核心指标显著优于设计要求,具备了批量制造条件。这标志着中国全面突破“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关键技术,...
中国实际应用“人造太阳”不是梦!专访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
环球时报:“人造太阳”意味着一个永续的清洁能源,这对于中国以绿色、低碳能源为主导的新型消费能源体系有何意义?一些早期成果是否已开展转化?胡建生:世界主要国家均积极投入聚变能开发与应用研究,这也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www.e993.com)2024年11月27日。一旦成功实现聚变能,可以为国家和人类提供永续的清洁能源,可以完全替代化石能源,对于中国...
中国全超导核聚变“人造太阳”获重大实验成果
新华社合肥1月5日电(记者蔡敏)记者5日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获悉,该院等离子体所承担的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又获重大实验成果,其辅助加热工程的中性束注入系统(NBI)在综合测试平台上成功实现100秒长脉冲氢中性束引出,初步验证了系统的长脉冲运行能力。
新突破!中国能建“人造太阳”
太阳产生能量的过程,其实就是热核聚变的过程,因此,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又被形象地称为“人造太阳”。该实验堆项目一旦成功,人类将有望获得最清洁且取之不尽的能源。目前,中国以开发聚变能源为目标,采用超导托卡马克技术路线。按照计划,中国将于2035年建成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ChinaFusionEngineering...
“人造太阳”是个骗局吗?耗资超1500亿,欧美或想让中国接烂摊子
01人造太阳项目,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自1988年确立以来,已耗资超过1500亿元,预计完成时间推迟至2035年。02除技术不达标外,项目进展受阻的重要原因包括国际局势的复杂变化,如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实力减弱,美国对项目的热情减弱。03中国自2003年加入ITER项目,成为项目的最大贡献者,已突破超导核线圈技术,并承担...
中国创造奇迹!“人造太阳”获得重大突破,无限能源或成现实
中国在“人造太阳”项目上的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在核聚变技术研究方面迈出关键一步,为实现无限能源的梦想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核聚变作为未来的清洁能源,具有清洁、可持续、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等优势,未来前景广阔。然而,要实现核聚变技术的商用化和大规模应用,仍面临诸多技术方面的挑战以及困难,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