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法律保障刍议
总体而言,两宋积极鼓励和开拓海丝贸易之政策法规的国际化发展,明清则消极防范和固守海丝贸易之政策法规的本土化基调。尤其是在南宋之际,囿于国际形势,朝廷更加依赖于海丝贸易,故而其所制定的创新性律法政策具有国际化趋势。而到明清之际,海丝贸易对国家治理之弊大于利,故而只是有限制地放开民间海丝贸易,并且对有限的...
读书| 全球化潮流中的古代中国与世界
一些历史读物称,从晚明至清代鸦片战争前的这300多年,古代中国一直执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海禁"政策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也使得中国社会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我们不能否认"闭关"在明清时期对中国全球化进程的负面作用,但是这一时期中国的贸易政策是否自始至终是"闭关锁国...
封封书信系家国,千年丝路连天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家国情怀
通过这条路,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走向世界,海外的香料、植物、良马进入中国,双方平等贸易,推动了彼此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就是两千多年丝路贸易与丝路文化发展积淀的必然结果。”王万盈说。通过这条路,我们看到了家国天下的宏大愿景。在王万盈看来,...
陈刚:“流求”指向演变所见古代中国东海疆域的形成
这一时期,在官方、士人、海商、海民等不同阶层共同参与下,中国民间航海群体已进入琉球群岛,并在当地开展贸易;福建滨海之民同台湾岛交往增多,福建士人从南北两个方向书写台湾岛,深化对台湾岛的认知;泉州人民积极开拓海岛,泉州地方政府已实现对澎湖列岛的有效管辖。三、元明清时期“流求”指向的统一元明时期是中国...
纪德君:中国古代“海丝之路”的文学镜像
总之,正是在长期对外商贸实践中,沿海商民尤其是粤商逐渐形成了对外开拓冒险、贸易务实功利、重视商业诚信、讲究经营之道等商贸文化精神。四、海丝之路的重要门户:广州十三行清代沿海商人对外开展商业贸易,还有一个极重要的门户,就是广州十三行。十三行,是清政府指定的带有半官半商性质的中西贸易商行,因其专门负责...
万明丨何以全球化:明代中国与世界
因此,处于中国与欧洲贸易中心的原西域大国忽鲁谟斯又有了新的西洋大国之称,忽鲁谟斯的定位,从“西域”转至了“西洋”,而其西域与西洋名称又发生重叠,说明的正是海陆的“会通”作用(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第三,天方国:西海之尽,临西域之地。费信《天方国》记载,“其国乃西海之尽也,有言陆路一年可达中国。其地多旷漠,即古筠...
千年古港的海丝印记
然而,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早就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的贸易管理规则。作为海丝重地的广州,在其中不断探索、贡献良多,这也是广州这个中国历史上最早发展起来的海外贸易大港得以持续繁荣两千多年的原因之一。广州港旧图。秦汉时期形成对外贸易雏形先秦时期,广州地区被称为“南越”“百越”,通过各类史籍了解到,春秋战...
孙竞昊:明清地方与国家视域中的“海洋”
1.天下观、边境政策与朝贡贸易传统中国的华夷观念和对外关系被置于以中原朝廷为天下中心的朝贡体制内,纵然存在冲突与和亲的不同处理手段以及彼此地位的消长乃至对换。无论是常态下还是非常态下的边境贸易,无论从动机上还是从效果上,在中原朝廷看来都服从于非商业性“厚往薄来”的朝贡理念和管理需要,不仅贡使得到优...
品古今老外赞商都 赏机遇之城耀千年
进入21世纪,广州积极推动与海外城市层面多边交流合作,成为外国人心中的“中国对外贸易中极其重要的洽商场所”,“国际会客厅”之名不胫而走。美国《商业周刊》2007年12月报道说:“即使你不想买东西,广州也值得一去。从北京路购物步行街往珠江方向去,大约有数英里的路程,每到一个拐弯处,你都会发现自己置身于从未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科目
2023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统考计划招生人数为3人。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初试考试科目是: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750专业研究基础850语言文学综合同学们也可以登录院校的官网查询核实,以下是……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