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历史建筑要适应时代所需——专访北京建筑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
秦红岭:可以尝试赋予历史建筑多样化的功能,提高其利用率,吸引不同类型的使用者和访客,从而保持建筑的活力。比如出租空间举办活动,开设咖啡馆和书店等。社区参与,对于历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更是至关重要。可以鼓励建筑所在社区居民参与运营管理,或在建筑中设置社区活动空间,还可以组建或委托专业管理团队负责日常运营和...
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
自信心和使命感,通过科学技术活动中的价值选择和科学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以及对真理的渴望,通过重大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过程的还原和科技与人文因素的作用分析,引发学生的大胆想象、小心求证,培养学生迭代追求、精益求精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品质。
中国科技期刊在弘扬科学家精神中的角色定位及功能
中国科技期刊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科学家高超的智慧和科研能力,为中国科学在世界科学之林占据一席之地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向社会传递了科学的理性、实证精神,将其融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这种传播并旨在通过科技期刊彰显科学家的社会贡献,对弘扬科学家精神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独特作用。02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
从贝尔纳奖看科学社会学的发展脉络与趋势
他1939年发表的《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开创了以科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新科学,贝尔纳的研究引领了科学研究的外史转向,贝尔纳的科学学研究可以看作是近代科学从小科学向大科学转变时期的重要里程碑,由此引发了20世纪中期以来关于科学的多维度考察与研究。(二)科学计量学的开创1981年,第一届贝尔纳奖颁给了英国著名科学...
人工智能时代社会科学研究的“变”与“不变”
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大数据和算法,更好地理解社会运行规律、解决社会现实问题、预测社会未来趋势。其作用至少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强大的新工具和新手段。人工智能大大强化了以数据为基础的社会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大语言模型如ChatGPT使用了海量大数据甚至是整个互联网文本数据,对...
新现场·文学与科学的交融 |梅兰:当代人文科学的忧思与启示
从方法论角度可以发现,人文科学处于科学研究与社会现实之间,它往往受到哲学思潮和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影响,同时将其转化为某种叙述性知识,以应对变化中的社会问题(www.e993.com)2024年11月8日。这一趋势在20世纪后半叶越来越表现为科学研究对于人文科学的优势影响力。可见,人文知识的方法与功能之间,从其诞生伊始就存在着某种难以避免的裂隙或矛盾,这带...
中国社会科学报:走进老百姓的人类学
它超越学科,或者说它也可以是一种超级学科(super-discipline),致力于解决中国乃至人类的问题,并以此为方向,与各学科展开对话,激活各学科的发展。这当然是一种理想,作为马林诺夫斯基所说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最后浪漫”,人类学的理想主义正扎根于这一土壤中。行动人类学需要打破专业界限,将人类学建设成为一种整体性的...
中国社会科学报:环境史的生生之道与人类未来
环境史学自诞生以来,就承担着深刻思考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学术使命,它源自人文社会科学,并跨越学科边界,观察和审视同样广阔的自然世界。当前,国际学界对环境史学的学术目标、学科属性和认知价值已经达成共识,但还有诸多学理问题需要深入探讨。近日,本版邀请两位环境史领域的中外学者——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利华,美国...
社会学实验:人文区位学中国化的演进
因派克(RobertE.Park)、布朗(AlfredRadcliffe-Brown)等相继来燕大讲学,人文区位学(humanecology)与功能人类学(functionalanthropology)备受关注。更偏重功能论的吴文藻大力倡导将村落社区作为中国社会学的研究单位,欲以此理解中国社会。与之同期,系统诠释人文区位学并吸收功能论的赵承信(1907—1959)明确主张中国社会...
“蚁人”的诞生:如何用小昆虫撬动大科学|粉丝福利
作者:周忠和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威尔逊。可能有很多人知道他,但并不真正了解他。爱德华·威尔逊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世界级的生物学家,于2021年12月26日逝世。他逝世后,全世界的科学界以及社会各界都对他进行了悼念,《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等科学期刊,以及几乎所有的重要媒体都进行了报道,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