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经》为导航,解构中国民俗图景
从礼俗的审视中寄寓褒贬。中国的礼学包括礼仪和礼俗,是民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一定的礼仪定式,潜移默化地规范、塑造人们的行为与思想,并通过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族群行为的社会性转换,对社会体系的建立和稳定,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发挥着独有的作用。但有的劣俗则制约了生产力发展,扼杀了人性的本真。雍也以《诗...
《有礼如仪:人生礼仪传统的当代重建与传承》新书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
当下社会的任务之一就是重建文化主体性和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该书关于礼仪重建与当代社会发展、礼仪研究与民俗学学科发展的讨论,能较好地符合时代需求。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安德明研究员借助“文化基因”概念将“礼仪”作为中国文化基因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他分别从时间跨度与...
“经学与中国文明”——中华孔子学会经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
这都表明礼在维系中国文化、中国历史的统一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北京师范大学孟琢老师报告的题目为《以道统经:孔子与中国经学的统一性奠基》。孟老师认为,孔子传承王官之学,开创儒家经学,其一生与经学紧密相连。孔子经学不仅整理文献,更“以道统经”,赋予经学哲学义理与政教法则,展现真理性、普遍性的内涵。在“道...
礼下庶人:福建坊刻日用礼仪类书的价值
儒家思想对于宋代以来基层社会礼俗生活的影响,印刷出版在礼仪知识传递中的作用,以及“礼下庶人”进程中礼俗互动的复杂样态,都可以通过对福建日用礼仪类书的研究得到更丰富的理解。其次,福建坊刻日用类书对于理解礼俗文化传统也有着重要价值。这类礼仪指南反映着特定时期的大众文化风尚。从现存福建坊刻日用礼仪类书来看,其...
中国古代的家礼对地方社会秩序的重建
以家礼为资源,充分利用其化民成俗、规范人伦关系和构建社会秩序的功能,不失为有效的因应之策。是故,不唯帝王治国“不以法令为亟,而以教化为先”,地方士绅亦以教化乡里相期许。地方家族也借由家礼传播官方教化思想、重建礼秩和以礼化俗,从而维护家族的长盛不衰。
??阎步克:传统中国士大夫政治的发端与演进
“法治”是一种纯粹的政治秩序,它由国家来宰制社会及其传统礼俗;而“礼治”则是一种把政治秩序、亲缘秩序、文化秩序等等融为一体的更具弥散性的理想文化秩序,其中传习、礼仪和法制仍是混溶一起而不甚分别的(www.e993.com)2024年11月29日。“法治”并非凭空而生,它是由“礼治”之中的政统吏道因素充分分化而来的。当各国礼制日益形式化、程序...
萧放等:《有礼如仪:人生礼仪传统的当代重建与传承》
第四节祭祀礼仪重建的社会文化功能第六章礼仪综合研究第一节宋代以降的家礼实践与乡村礼俗重建第二节“人情”与中国日常礼俗文化第三节礼仪实践:当代乡贤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第四节高校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的路径建构与实践第五节从墓园祭祀延续儒家“仁”道教化...
礼仪文化 | 李向振:明初洪武礼制改革的内在动力及实践策略探析
循着这一思路,张佳系统地讨论了朱元璋礼俗改革如何通过重塑儒家意识形态来构建新生政权的正统性与合法性,并寻求获得元末明初读书人支持的问题。杨志刚将洪武礼制改革置于整个传统礼仪制度历史演进脉络中予以考察,并指出“朱元璋如此重视议礼制礼,除了因为他确实看重礼乐的作用,还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他本人的政治谋略有...
中国茶俗文化的变迁
中国茶俗文化的变迁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发祥地、世界最大产茶国。在种茶、制茶、烹茶、品茶、饮茶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礼仪、风俗、习惯,即茶俗。魏晋南北朝是茶俗的萌芽期。当时,饮茶的功用主要局限在解渴、解酒、佐餐、药用、祭祀、养生等方面,也出现了将饮茶看成某种精神旨趣的初步倾向。
文史丨宫保鸡丁、东坡肉……中国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耐人寻味
通过这些规范,人们可以了解不同场合下的传统饮食礼仪,尊重他人,保持社交礼仪。《礼记》倡导的行为规范为历代封建社会所遵循,成为一种礼俗,虽然这些礼仪在当今已不再像古代那样被严格执行,但其中的一些良风美俗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仍有一定的意义。饮食是人类基本的生活需要,由此产生的生活美学,是考察一个民族历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