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教授发现《三国演义》部分情节地理方位混乱
就《三国演义》故事本身而言,如“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当年诸葛亮27岁,“讲的是历史;而“草船借箭、火烧赤壁、赚荆州、取成都、夺汉中”则为虚实相杂,一方面要照顾历史,另一方面又要突出人物和情节。群英会、蒋干中计、周瑜打黄盖、草船借箭、连环计、借东风、火烧战船、智算华容等等,经过戏剧化的演绎,千...
6位被演义忽视的顶流名将,打退吕布和马超,但几乎被后世遗忘
第五位被演义忽视的三国顶流名将乃是徐荣,提到徐荣这哥们可就厉害了,整体来看徐荣的战绩主要有两点,第一便是打败曹操,第二打退孙坚。曹操不用多说三国著名有军事家,而孙坚也是早期的用兵大师,乃是江东孙氏的开创始祖,其能力不用多说。然而,徐荣却先后打败曹操和孙坚,像这样的实力竟然在演义之中没有丝毫片段体现。
【云岭书香少年】历史中的智慧与勇气——读《三国演义》有感
诸葛亮能在危机中保持冷静,利用智慧和策略化解难题,这种能力让我敬佩不已。每当我回想起这些情节,都不禁反思自己: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是否也能像诸葛亮那样沉着冷静、多方思考,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此外,《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无论是赵云的勇猛、关羽的义气,还是张飞的豪放,都让我感受到了勇敢与力量。作为...
学术观点|《三国演义》英译者的“译入”行为特征探析
诚然,连环计是《三国演义》故事情节中十分出彩的,但在70年间反复5次翻译,在整个《三国演义》的英译史中也是独一无二的。这种短时间内对连环计故事情节的反复选择与译介,当然说明女性角色与爱情故事对英语世界读者的吸引力,但与此同时,也容易给读者带来对《三国演义》全书主旨的错误认识,毕竟连环计并非《三国演义》...
周文业主编,邓宏顺、徐晋整理:《三国演义》文史对照系列前言及...
《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历史演义小说是以历史为底本,加以各种传说、故事,演义为小说。《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小说,而不是史书,清代学者章学诚先生称之“七实三虚”。《三国演义》中许多人物和事件属于作者虚构,许多人物和事件与史籍有矛盾。
罗墨轩:隐匿的烽火:《三国志演义》合肥——濡须之战的文本功能与...
[2]的创作原则,附会正史,踵事增华,而在《三国志演义》叙述的时间跨度(184-280)中,大小战争共发生191次[3],加之民众尤其喜欢“那些描述争斗征战、武打厮杀的故事”[4],因此,作为历史重要推动力的战争便在历史演义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形成以“叙一朝或几代的历史为主要内容,以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为主要情节”[5...
2024九年级上期中复习专项之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考题猜想
”中国古典小说常可见“三复情节”,如“三顾茅庐”“三打白骨精”“三打祝家庄”等等,各故事内容上既看似重复、实为一体,又有变化深入和宽展延长,③;情节发展上表现为在进展与阻塞中交织前行,在对抗与和解中波澜起伏,有“紧张与松弛”之美。这样的“三复情节”,犹如④,而每一次重复时音调和节奏的不断变化,...
明刊本《三国演义》汜水关、沂水关异文研究(第五回 外篇)
《三国演义》第五回1首次出现的“汜水关/沂水关”异文是一条多次出现的特殊异文,本文从版本、地理、情节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异文的正误及产生的原因,提出新的可能“伊水关”,并对各版本的演化进行初步的探讨。一、版本异文明刊本《三国演义》一般分为“演义”与“志传”两大版本2,二者有大量的细节异文,其中...
罗墨轩:隐匿的烽火:三国演义合肥濡须之战的文本功能与意趣创造
[2]的创作原则,附会正史,踵事增华,而在《三国志演义》叙述的时间跨度(184-280)中,大小战争共发生191次[3],加之民众尤其喜欢“那些描述争斗征战、武打厮杀的故事”[4],因此,作为历史重要推动力的战争便在历史演义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形成以“叙一朝或几代的历史为主要内容,以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为主要情节”[5...
通过"听读" 三年级女儿的语文长期名列前茅_腾讯新闻
一是解答大家读西游时遇到的问题,比如孙悟空为什么不能背着唐僧用筋斗云去西天?二是解锁西游记里的隐藏菜单,用传统文化来进行推理;三是从故事中读出寓意、人性和生活启示。老母亲和阳姐听完都表示才知道原来《西游记》还可以这么读,简直太奇妙了。关于《三国演义》,我推荐这几本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