赃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1.赃物可适用善意取得。善意取得是指行为人将无权处分的他人财产转让给第三人,受让时处于善意的第三人依法即时取得财物所有权与他物权的制度。有争议观点认为赃物不能适用善意取得,因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遗失物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遗失物系非基于真实权利人自主意思而脱离占有,属于脱手物,举轻以明重,遗失物尚...
论善意取得制度在技术秘密领域的适用 | 法护创新2024
作为物权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长期以来,在我国的民法理论研究中,善意取得被认为是动产物权的取得方式,不能将其适用于不动产物权,导致善意取得制度被动产“殖民化”[9]。有趣的是,经历了物权法修订前的长期争论后,善意取得制度成功扩展到不动产领域,充分体现了其制度理念的广泛可适性,从这一幕联想当前在知识产权领域...
【有法条】银行卡冻结不能随意扣划,这几种可以认定善意取得!
①最早规定赃物可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是1996年最高法颁布的《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但这一条只规定了被诈骗的财物可以适用善意取得;②1998年两高一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依法查处盗窃、抢劫机动车案件的规定》,规定被盗窃、抢劫、侵占、侵夺、诈骗的机动车,可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③到...
喜报|莆田市检察机关在第十六届全省检察理论年会征文活动中喜获佳绩
《刑民交叉视野下赃物善意取得的困境与破局》荔城区人民检察院俞煌霞《未检公益诉讼之“公共利益”认定的检视与完善》莆田市人民检察院陈霞《提升民事执行检察监督质效的完善进路》莆田市人民检察院陈霞优秀组织单位奖莆田市检察官协会城厢区人民检察院仙游县人民检察院...
律师办理“刑民交叉”法律业务操作指引
刑民交叉法律规范仍存欠缺。刑民交叉相关的法律规范散见于部分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中,侧重不同、表述不一、不系统、不完善,目前尚未形成完整体系,相较于司法实践的现实需求,法律制度明显滞后。办理刑民交叉案件在实体与程序上,法律适用面临一些实际问题,尚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有言之,刑民交叉是...
朱德宏|论“数字检察”视野下财产刑执行检察监督
他人善意取得的财产,动产一般以实际交付为善意取得成就条件;对于不动产的善意取得,则以办理不动产权属变更登记为生效要件,或法律不强制登记的,以交付为生效要件(www.e993.com)2024年11月28日。民法典第311条规定善意取得制度。司法判例认为,对于已经支付不动产市场对价,非因为买受人原因致使没有完成所有权变更登记的,该不动产所有权仍属买受人。
法答网执行工作精选答问汇总 (刑事涉财产执行)
对此类问题是否可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素有争议。就刑事赃物追缴而言,应区分两种情况:其一,追缴犯罪分子一切违法所得上缴国库。此种情况着重点在于追缴犯罪分子的一切违法所得。在犯罪分子将违法取得的财物通过正常市场交易转让的情况下,违法所得是其因此所取得的价款或其他对价物及相应的收益。显然,不知情的第三人按...
论盗赃物的善意取得(闲笔漫谈)
”若上述物权属于盗赃物的,且未经登记,能否推定同样不得对抗已完成物权登记的善意第三人?且能否依此适用善意取得制度?肯定观点认为以登记作为具有合法公示公信力的公示方法,可以明确交易物权的归属问题,已登记的物权应受法律保护。否定观点则质疑动产物权登记也存在登记权利与真实权利不一致的情况。不动产领域,不...
网络直播平台在诈骗罪追赃中善意取得原则之适用
正基于此,中国相关司法解释也明确规定对诈骗罪之赃物可以适用善意取得。例如,1996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指出:“行为人将财物已用于归还个人欠款、货款或其他经济活动的,如果对方明知是诈骗财物而收取属恶意取得,应当一律予以追缴;如确属善意取得,则不再追缴。”而...
不明知买赃应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由此看来,我国法律对赃物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我国法律严格禁止销售和购买赃物,即使买受人购买赃物时出于善意也不能取得对该物的所有权。所以,如果所有人因被盗、被抢而丧失对其财产的占有之后,不论该财产几经转手,所有人都有权请求最后占有人返还原物。如果最后占有人有偿取得了该财产,原所有人在取回该物时,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