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里掘金” 片片沙地变身产业聚集“聚宝盆”
梭梭和红柳是治沙的好搭档,稳定沙土,防止沙漠扩张。2023年春季栽种的梭梭和红柳给这片大地铺上了一条1.5万亩的金色“地毯”。2024年秋冬,这块“地毯”的面积将再次延展9000亩。“年年植树年年荒,年年植树老地方”,描绘的是在阿克苏种树的难。在阿瓦提县的艾西曼湖区域,阿克苏第5个百万亩造林工程仍在继续。如今...
三北工程攻坚战 把荒沙地变成了“聚宝盆”
沙棘树耐寒耐旱、抗风沙,在很多降水少的荒山陡坡、沙土地和砒砂岩等地都能生长,其适应性强,造林成活率高的特性,使之成为治沙造林的重要树种。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位于“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区腹地、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衔接区,是阻挡北方、西北风沙向南入侵路径的前沿区。为筑牢生态屏障,当地大力实施退耕还...
科尔沁沙地“锦绣海棠”出口东南亚
锦绣海棠,这一红色的小苹果是通辽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自主培育的治沙经济林品种,不仅口感甘甜,还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价值高。这种抗寒耐旱的果树品种种植在沙地上,既有防风固沙的生态效益,也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随着治沙技术的发展,锦绣海棠等新的树种正在成为农牧民治理沙地时的首选。”科尔沁左翼中...
于坤:沙地变果园 添“绿”又生“金”
石河子大学科技特派员于坤看着这片果园,眼中闪烁着激动与欣慰:“咱们这片沙地头一次种果树,没想到不仅成活率高,而且挂果率也很可观,实现了一年成园,两年见果,三年有产的目标。”站在果园中,于坤抚摸着果树粗糙的树皮,感慨万千。他深知,这背后凝聚了太多人的汗水与智慧,是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见证。于坤(右一)为...
向沙地要食物,实现绿富共赢
张鹏飞介绍,沙棘树耐寒耐旱、抗风沙,在很多降水少的荒山陡坡、沙土地和砒砂岩等地都能生长,“沙棘适应性强,造林成活率高,我们把它当做治沙造林的重要树种,效果不错。合作社主要从事沙棘育苗,每年可出苗800万株左右。”沙棘树能很好地固定沙土。“沙棘树在地上形似一把伞,地面的落叶等形似一张毯,地下的根系发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70周年!铸剑为犁,“十三连”让人感动泪目
????正是在兵团将士的忘我劳作下,荒原变成了绿洲,戈壁化作了良田(www.e993.com)2024年11月14日。????“十万雄师到天山,且守边疆且屯田;塞上江南一样好,何须争入玉门关。”时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政委的张仲瀚赋诗抒怀。????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第一师十二团五连的棉花地旁,种植户陈春飞小心地叠起地膜下的滴灌带。????...
构筑北疆万里绿色长城——科尔沁沙地闪耀绿色“双子星
——那是一条条穿沙公路纵横交错。其白线、常兴线、都拉线、大宝线等线路俨然成为沙地中的一道道绿色走廊,不但打通了沙区群众与外界联系的通道,更为沙区发展创造了无限可能;——那是一棵棵果树兴绿富民。文冠果树、沙果树、沙棘树、“塞外红”苹果树分布在各个沙区,逐渐成势、硕果累累,真正将防沙治沙的生态效...
绿富共赢 沙地丰富百姓果盘子鼓起农民“钱袋子”
立秋时节,走进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莫力庙苏木辽丰村锦绣海棠示范基地,一排排果树整齐排列,果实闪烁着金色的光芒。“锦绣海棠,又名塞外红苹果、鸡心果。上世纪90年代,我们就开始对该品种进行研究。这个品种抗寒耐旱,能在沙地成活,而且效益高、易于推广。”通辽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宝侠说。
昔日荒沙地 今朝果飘香
与麦新镇林发村不同,吉日嘎郎吐镇四合福村针对林地退化沙化、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不佳的实际,于2007年将“小老树”全部更新为果树。村民李泉以裸地、春棚两种模式栽植葡萄32亩,曾经的林地重焕生机,也“甜”了李泉的好日子:“亩产量2000斤左右,批发价五六块钱一斤,除去成本亩收入1万多块钱,效益挺好的。”...
沙棘果树 治沙增绿
经棚镇白土井子村因地处浑善达克沙地腹地,常年干旱少雨,风沙肆虐。漫天黄沙不仅威胁着当地村民的生存,还源源不断地向周边“输送”泥沙。怎样把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有机融合,一直是这里迫切需要攻克的难题。经过多方考察,经棚镇决定通过种植大果沙棘改善这里的生态环境。因为这种植物栽植后既可有效保持水土和改良土壤,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