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和微观分析在经济研究中有什么区别?这种分析方法如何互补?
研究对象不同:宏观分析着眼于整个经济体系,而微观分析关注个体经济单位。分析方法不同:宏观分析常采用总量分析方法,而微观分析多运用边际分析和均衡分析。政策影响不同:宏观政策旨在影响整体经济,微观政策则侧重于调节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然而,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补充的。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
宏观经济层面与微观个体间感受为何存在差异?专访黄剑辉:结构性...
结构性差异导致宏观层面与微观个体感觉间仍存在一定差距NBD: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宏观层面与微观个体感觉间仍存在一定差距,人们的消费信心还不够强,民间投资也较为谨慎,您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黄剑辉:我认为体感不一样是结构性差异所导致的,不同行业恢复发展进展不一,差异较大。比如今...
如何弥合中国经济宏观数据和微观主体之间的“温差”?韩文秀回应
中共中央7月19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针对中国经济宏观数据和微观主体之间存在“温差”的问题,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作了回应。有记者问,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经济从宏观数据看保持了持续向好的态势,但宏观数据和微观主体之间存在一定“温差”。请问在进一...
...经济中高速增长动力的一些误解和看法「2024年第二季度宏观经济...
而且,有的非常知名的学者认为,制度无法成为变量,因此无法计算其安排和变化对经济产出和增长的内生影响。体制改革与经济增长内生数理关系学理供给的缺失。中国学界也承认体制改革释放了生产力,也用各种主流流动实体变量模型解释和预测中国经济过去的奇迹和未来的增长。然而,看不到其分析中体制安排和变化如何造成了产出和...
“宏观与微观尚有温差?” 央行报告详解“钱去哪,钱在哪”
在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看来,当前宏观与微观尚有温差,稳经济、稳信心、稳物价亟待政策再加码、尤其是需求端。具体到货币端,宽松还是大方向,大概率还会降准降息。“钱去哪,钱在哪”疫情以来,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增强,贷款持续较快增长,存款明显增加,目前我国贷款余额近250万亿元、存款余额近300万亿元...
宏观微观经济“温差”原因何在
张立群说,当前宏观和微观经济之间存在的反差主要体现在部分企业经营仍然面临困难,以及就业市场面临着总量和结构双重压力,距离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还有明显的差距(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张燕生说,去年全球经济增长不乐观,所以个人感受“遇冷”,这种感受与宏观经济趋势是一致的。但是,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人对宏观经济发展的感受存在差异。在调研...
如何看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温差”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之间出现“温差”带有一定普遍性,不仅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有,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也同样有。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主任付凌晖此前表示,宏观数据源于对整个经济体的综合统计和宏观分析,而微观感受则是每一个经营主体、每个居民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直观体验。宏观数据的综合性和微...
5.3%!经济“温差”让微观未充分感受到宏观火热
自2023年起,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之间的“温差”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盛来运解释了目前经济恢复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存在于消费和生产、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等。导读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从CPI走势来看,需求
张明:2024年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之间的“温差”有望显著缩小
反过来,如果2024年中国GDP增速能够达到5.0%,那么2023年与2024年两年GDP平均增速也可达到5.0%以上。因此,我认为,在2024年,虽然经济增速可能略低于2023年,但宏观经济数据与微观主体感受之间的“温差”却有望显著缩小。《21世纪》:2024年宏观政策有哪些重点?
邱晓华在新浪财经年会的演讲:从宏观与微观视角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我们应当看到特殊时点看中国经济表现不错,我们应当给它点赞”,不过邱晓华也指出,微观领域的表现与宏观领域仍有“温差”。他说,尽管今年中国经济能够达到5%以上的增长,但这是建立在去年3%的低基数的基础上。因此,两年平均只有4%左右,4%左右对中国这样一个大经济体来说就是一个偏低的增长,我们应当继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