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
哈工大的科研团队为玉兔设计了独有的筛网车轮、移动系统,利用六轮的悬架构型让玉兔能够在月表崎岖、大温差、月尘等极端环境下自由行走,揭示了车轮参数和运动状态对牵引性能影响的内在规律。在追逐航天梦的道路上,龙江高校的科研工作者矢志不渝,砥砺前行。除哈工大以外,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等高校开设“航天...
美国为什么制裁哈工大,而不是清华北大
哈工大一直走在科技发展的前沿,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当然也就成了美国打压的对象之一,而清华北大作为我国顶级的名校,美国是不敢轻而易举的列为打压对象,因为他们也怕激起国人的反抗。
镜头里的黑龙江·沧桑巨变|哈工大,拉近龙江与“星空”的距离
半个多世纪以来,哈工大与中国航天始终携手共进: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嫦娥探月;从老一辈航天校友建立卓越功勋到今天风华正茂的学子积极投身航天事业;从航空工程系正式组建到中国高校第一个航天学院建立;从教师研发的“试验一号”卫星遨游太空到“微纳双星”发射成功……一代代哈工大人心怀强国梦航天梦执著前行。...
哈工大科研团队实现光致热弹光谱传感器多维度升级
哈工大科研团队实现光致热弹光谱传感器多维度升级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马欲飞教授课题组实现光致热弹光谱传感器多维度升级,相关研究成果以《一种基于密集光斑多通池和新型低频石英音叉的高灵敏度光致热弹光传感器》为题发表于《光电进展》(Opto-ElectronicAdvances,OEA)。光致热弹光谱是2018年由马欲飞教授团队...
哈工大赫晓东院士团队助力世界首款四座氢内燃飞机RX4HE原型机首飞...
哈工大全媒体(商艳凯刘玉菡/文)近日,世界首款四座氢内燃飞机RX4HE原型机在沈阳市法库财湖机场成功首飞。我校航天学院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赫晓东院士带领技术团队合作攻关,相关成果成功应用于该机型。据了解,RX4HE原型机上的储氢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高压气瓶,由航天学院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轻质结构与热防护团队责任教...
哈工大航天馆“镇馆之宝”上新了!
哈工大电气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王晴表示:“哈工大航天馆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今年已经接待参观者超51万人次,典型降落伞落户后,航天馆又有了新的镇馆之宝,作为航天馆学生讲解团队的一员,我以后要更好地讲解航天故事,普及航天知识,传播航天精神(www.e993.com)2024年11月26日。”哈工大附中中小学生代表现场聆听讲座哈工大附中初中部学生潘承表示...
王若维在哈工大“成团” 讲解“航天”300场
讲解、集邮、摄影……王若维身上闪烁着太多亮点。退休前,他曾任哈工大特种容器设计与制造研究所所长,承担过多项空间环境模拟器容器建造工程总指挥工作;如今,70岁的王若维致力于航天科普,作为团长,他带领哈工大航天馆、博物馆老专家志愿讲解团已在馆内讲解约300场,暑假也不曾停歇。做一名有干劲儿的讲解员去...
6位哈工大人荣获中国航天基金会奖“钱学森杰出贡献奖”
哈工大全媒体(刘培香张世原/文中国航天报/图)4月24日,“极目楚天共襄星汉”2024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暨2024年中国航天大会开幕式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开幕式上为奖励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和科技工作者,特别颁发了2023年度中国航天基金会奖。其中,20人荣获中国航天基金会奖“钱学森杰出贡献奖”,...
中国航天日 哈工大航天馆里学知识
哈工大航天馆是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展品种类最全、数量最多的航天主题展馆,也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融航天科技实物和模型、航天知识介绍为一体的专业展馆。该馆通过四个主题展厅、两个专题展厅和数百件展品,从不同角度全面展示了人类航天事业发展历程,其中更着重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自力更生、艰苦创...
奔赴星辰大海!哈工大校友力箭一号总设计师逐梦航天
哈工大塑造我耐得住寂寞扛得住压力的品质2013年博士毕业,史晓宁义无反顾投身航天事业。“打造一款火箭飞上太空”怀着这样的梦想,之前没有任何型号经验的他,成为最早进入力箭一号项目组的科研人员之一,当时他33岁。“力箭一号研发和我以往的工作相比,接手的是更大的平台,更多的资源和更专业的团队,既要突破传统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