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湖北省博物馆:蕴含千年的剑影寒光和金声玉振
在湖北博物馆另一件家喻户晓的重器就是——曾侯乙编钟,它长7.48米,高2.65米,钟体总重2500多公斤。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这庞大、壮观的编钟,编钟大大小小,囊括了纽钟、甬钟三类齐全钟形。撑起那65件编钟的6个小小青铜配件武士,早已在网络上以表情包的形式传播开来,这让当代人与文物进行有趣连接的方式...
不去湖北省博物馆 ,不懂湖北人的厉害
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最大钟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每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全套钟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音列是现今通行的C大调,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乐曲。
「文物映荆楚 文创铸新韵」青钟鸣音,风起福来:聆听编钟的现代回响
"青钟鸣音,风起福来"这一优秀文创设计作品的设计原型,源于随州市博物馆内的珍贵文物——曾侯犺编钟、曾侯與编钟,设计者为湖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李卓恩与李梓瑞,指导老师为万小妹。目前这一设计已进入打样阶段,由湖北楚天书局传媒有限公司负责实际落地转化。曾侯犺编钟据随州市博物馆文创部主任李傲丽介绍,"...
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完成整体搬迁
中新社武汉10月15日电(梁婷黄敏)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15日完成整体搬迁,迁移至该馆三期扩建的新馆展厅中,为游客观赏文物原貌带来更好的观感体验。曾侯乙编钟于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是至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最雄伟、最庞大的乐器。曾侯乙编钟以声音和文字互相印证方式,保存了2400...
曾侯乙编钟出土45周年文献展亮相武汉
????12月12日,观众在曾侯乙编钟出土45周年文献展上参观。????当日,“中国记忆——曾侯乙编钟出土45周年文献展”在湖北省武汉市湖北博物馆开展。展览以155件(套)珍贵档案文献详细回顾了曾侯乙墓的发掘过程,众多展品系首次公开展出。????新华社记者伍志尊摄...
整整3页!曾侯乙编钟写入新修订历史教材
1979年5月开始,在国家文物局主持下,由湖北省博物馆、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等7家单位联合成立了曾侯乙编钟复制厂研究组(www.e993.com)2024年11月23日。1984年7月成功地复制出形似声似的全套曾侯乙编钟。战国曾侯乙编钟原件现收藏于武汉东湖之滨的湖北省博物馆。
首次公开!事关曾侯乙编钟
1978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随州发现了举世闻名的曾侯乙墓,墓中出土了万余件青铜器、漆木器、金玉器,其中,“一钟双音”的曾侯乙编钟更是震动了全球考古界,有学者将曾侯乙编钟与兵马俑并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足见其学术价值。湖北省博物馆馆长张晓云在展览开幕仪式上介绍,曾侯乙编钟是湖北省博物馆最重要的藏品...
湖北省博物馆首次公开曾侯乙墓珍贵档案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12月12日,“中国记忆——曾侯乙编钟出土45周年文献展”在湖北省博物馆举行。此次展览分为四个单元,搜集整理了数千件曾侯乙墓发掘、研究、展览传播相关的原始档案,完整回顾了曾侯乙墓发掘的全过程。湖北省博物馆馆长张晓云表示,此次展览,首次将曾侯乙墓发掘亲历者及家属捐赠的珍贵档案公之于...
曾侯乙尊盘三维数字化复原成果发布 庖丁解牛式地“拆解”中国古代...
6月8日,省博物馆举行发布会,展示曾侯乙尊盘三维结构数字化复原成果。(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何宇欣通讯员黄敏摄)湖北日报讯(记者海冰、通讯员黄敏)6月8日,由湖北省博物馆主持的曾侯乙尊盘三维数字化复原成果首次发布。该成果通过数字尊盘结构“拆解”,为观众庖丁解牛式地呈现尊盘纷繁复杂的结构,展现古人化繁...
武汉居然有一幢可以吃的mini博物馆,藏有众多国宝
武汉人的私藏一幢可以吃的“mini博物馆”就在湖北省博物馆,沿小路而行,就能发现它。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深沉古拙的红墙,镶嵌着复刻版馆藏曾侯乙编钟。不急入席,侍者迎我,一览这千年前的风华……兩层小筑,构建清晰,15间包厢,取名讲究。一楼五间包厢以中国五音“宫商角徵羽”命名,二楼十间则以省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