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精确测量中子电磁结构,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发表《自然??...
中子作为核子之一,与质子构成了物质世界的最主要成分。在它被发现90年后,有关其内部结构仍有许多未解之谜,其中之一即光子-核子耦合之谜。该问题源于中子的电磁形状因子的测量,它是用来描述中子内部结构特别是电或磁密度分布的重要观测量。1998年,FENICE实验首次测量了类时空间中子电磁形状因子,实验结果表明光子-中子相...
中子星物理学研究进入黄金时代
张承民说:“过去科学家在光子的视线下观察中子星,以后将在各种宇宙视线下查看中子星的全景,并且探测精度也伴随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不断升级,开拓出精细与精准的中子星认知时代。”
原子内部除了原子核和电子,真的是什么都没有了吗?
原子内部也并非绝对真空原子的结构中,原子核与电子之间的空间究竟有多大?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其直径介于10的-15次方米至10的-14次方米之间,在整个原子体积中仅占极小的一部分,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如果将原子比作一个标准体育场,那么原子核就如同一粒小米。这就意味着,原子中的绝大部分是“空隙”,核...
看似平平无奇的“小灯泡”,其实是令人啧啧称奇的“大科技”
科学家却不信邪,希望通过中微子实验来探测这种粒子。虽然中微子本身不能被直接探测,但大量中微子穿过探测器时,极少的一部分中微子有概率会被探测器的工作物质捕获,发生反应生成可观测的光子,这些光子再由光电倍增管收集放大,相当于间接看到了中微子。探测中微子非常困难,现代的大型中微子实验动辄上万吨,让大量的工作...
中子编码孔径成像技术
对于快中子编码孔径成像,编码板就选择对快中子阻挡能力较强的材料,而快中子一般通过与探测物质发生弹性散射反应被带走一部分能量并且逐渐慢化,慢化后的中子被屏蔽材料吸收并放出次级粒子或γ射线。但有时候γ射线也会与探测器发生相互作用,从而被探测器探测到,破坏在探测器上的投影图案。因此理想的快中子屏蔽材料需要...
国际权威期刊《Cancers》发表:全球首个硼中子俘获疗法正式获批...
硼中子俘获疗法(BoronNeutronCaptureTherapy,BNCT)作为“第五代肿瘤治疗方法”全球范围首次于2020年3月在日本正式获批上市(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其原理依赖于10B(n,α)7Li,即10硼中子俘获核裂变反应的细胞选择性放射粒子疗法,其不可或缺的二元因素为“中子照射装置”和“载硼药物”,目前全球唯一获批的产品为日本住友重工生产的...
中国科大首次实验揭示“量子柴郡猫”的量子特性
不久实验物理学家便在中子和光子的干涉实验中观察到这种粒子属性与其本体分离的现象。然而科学家们很快意识到这些实验结果用经典的干涉理论就可以解释,要想展示“量子柴郡猫”的独特量子效应,需要进行更复杂的实验。李传锋研究组首次利用双光子系统展示了两只“量子柴郡猫”交换笑脸这一独特量子效应。实验中需要利用弱...
丁肇中:赵忠尧院士的工作改变了我的实验
导读:近日,丁肇中在西安交通大学作“我所经历的现代物理”报告,回顾了在测量电子半径、测量光子和重光子等六个实验中的经历,展示了这些实验在推动物理学发展方面的贡献。近日,丁肇中在西安交通大学作“我所经历的现代物理”报告。在报告中,他详细回顾了在测量电子的半径、测量光子和重光子、发现新物质、发现胶子、研...
暗光子理论或许能解释暗物质的神秘之处
托马斯教授说:“在我们最新的研究中,我们基于非弹性散射过程的完整实验结果,分析了暗光子的潜在影响”。在非弹性散射过程中,粒子像台球一样相互撞击,引起系统的动能改变。这种非弹性碰撞是在1922年观测X射线穿过一层薄石墨片时被发现的,通过这个过程,科学家们可以观察重子对其它粒子如电子、中子和μ介子的影响,从而...
暗物质探测和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实验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中子会变成一个质子,放出一个电子和一个反中微子,电子和反中微子都会带走一部分衰变能量。有一些原子核,单个贝塔衰变在能量上被禁止,但允许两个贝塔衰变同时发生,即“双中微子”双贝塔衰变,它在放出两个电子的同时,放出两个反中微子。该过程极其稀有,1935年被提出,直到1987年才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