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揭秘了张爱玲的初恋心理和旅美生活,完全颠覆传统想象
作者提出张爱玲死于慢性损耗的观点,并明确张爱玲晚年提到的虫患是真实存在而非幻觉。这种深入挖掘与研究,不仅为我们揭示了张爱玲晚年的真实健康状况,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其人生的苦难与挣扎。这使得我们对张爱玲的认识更为全面与真实,更深刻地理解她的作品与人生。最后,书中提及了鲜为人知的“假张爱玲事件”。这一...
陈建华|张爱玲《小团圆》与晚期风格
张爱玲的《小团圆》有一处讲九莉:“自从写东西,觉得无论说什么都有人懂,即使不懂,她也有一种信心,总会有人懂。”(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168页,下标页码)从上下文看,这是就她与姑姑或好友比比的语言沟通而言,的确,她跟亲友至交之间心有灵犀,但这句话也可指她对她所有写的东西以及所有她的读者都抱有...
止庵︱张爱玲的最后一个小说创作时期(下)
我看了两遍,觉得平淡到极点,可能是你在求异,摆脱从前的绚词丽句和所谓张爱玲笔触。”1978年3月8日致张爱玲:“《浮[花浪蕊]》写得平淡中见功力,我倒是很喜欢,在你的作品中另具一格,年青人反正不会喜欢的。”同年4月2日致张爱玲:“你现在走的好像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恐怕不容易吸引青年读者。这样写下去...
《半生缘》改名、翻车!数据解读张爱玲IP改编的冰与火
而张爱玲作品的精华恰恰就是心理描写,正如林奕华所说:“张爱玲的小说好看不在情节,而是人物心理状况如何变化。”从角色选择来看,稍有不慎便会被大众质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作品中的主要角色,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1984年电影版《倾城之恋》虽然在当时票房不错,但人们对女主角人选争议颇多,很多观众...
张悦然谈张爱玲:《小团圆》的迷惑与纯粹
她认为的戏剧性存在于细节中,存在于句子与句子的承接中。她其实想做到一个句子和另外一个句子之间的迁徙、转移、腾挪是每次都让人很意外的。比如《小团圆》,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句子把你带到哪儿。此外电影是以场景为单位的,但后期张爱玲的小说写作是非场景化的,她很少搭建完整的场景,把人物放置在当中,发生对话,...
听书|细读张爱玲《第一炉香》:读书还是嫁人?
张爱玲是非常具有现代感、都市感的作家,不但她笔下的小说几乎都是以都市生活为背景的,而且当她在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甚至对自然风景、草木花卉进行描述的时候,都会将它们纳入到现代都市生活的体验中去(www.e993.com)2024年11月15日。例如,我们在上一讲中说到,葛薇龙第一次从梁宅中走出来,那时的山头上的落日余晖金红交错,热闹非凡。张爱玲形容那副...
90后“张迷”发掘化名“连云”的男化张爱玲|封面专访
还有一些写“唯美传记”的作者,擅长取一个好听的书名与小标题,引述材料不加以考证,将事实与自我想象混同,又穿插着大量空洞无意义的好词好句。有些人读了这种类型的张爱玲传记,也会把里面的句子当作张爱玲的话来分享。张爱玲是一个“求新求变的作家”
最琐碎而真实的爱情,张爱玲被忽视的一篇小说
重要的还不仅是她对现世的悲观,而是后半句,最后她还相信这两个人还相爱着。我们花这么多时间细读这个琐碎、无故事的短篇,就是因为《留情》典型体现了张爱玲小说、张爱玲世界的两极,一极是世俗的精明计算,一极是绝望的感情浪漫。05“人艰不拆”的爱情真相...
张爱玲 | 他写所能够写的,无所谓应当
到那里去一趟也没有用,那样的匆匆一瞥等于新闻记者的访问。最初印象也许是最强烈的一种。可是,外国人观光燕子窝,印象纵然深,我们也不能从这角度去描写燕子窝顾客的心理吧?走马看花固然无用,即使去住两三个月,放眼搜集地方色彩,也无用,因为生活空气的浸润感染,往往是在有意无意中的,不能先有个存心。
张爱玲像一条河,水流涓涓,却写尽了人性的虚荣和荒唐
张爱玲像一条河,人们但见其儿女情长的涓涓水流,却不见其思想幽深之处,写尽了人性的虚荣和荒唐。中国文学史上,最被大众熟知却又误解最深的作家,张爱玲必属其一。真正读懂她的人却又少之又少,甚至直到今天还有关于她的误解在流传。◎主流文学史无法安放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