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谷之长”的粟文化时代(下)
汉语言中含有“粟”或相关称谓的词汇是最直接、快速、全面地体现粟文化体征的一面镜子。粟之寓意和谶纬。粟由于自身特点蕴含或被赋予了各种意旨和寄托。由于粟在粮食中占据首要地位,故常常和“菽”“稻”等搭配,组成“菽粟”“稻粟”等词语,作为粮食的代称。《国语》卷十《晋语四》曰:“黍稷无成,不能为荣。
考古2023|科技考古:科技赋能,考古新知
他认为,距今5000年前后的人群迁徙与文化传播为金沙江南北两岸带来了粟、稻米、黍等农作物,大约在4500-3700年稻粟黍混作的农业模式快速扩张,麦类作物大概青铜时代沿着横断山区南传入,金沙江流域逐渐形成以稻米、粟与小麦为主的多样化作物结构。郜媛媛从植物考古的角度对云贵高原早期农业发展进程进行了梳理,并根据19处遗址...
新石器时代晚期 凉山先民已主要食用稻粟黍
闫雪从2014年开始参与该项目,她介绍说:“依靠当前的阶段性成果,我们对凉山州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汉代农作物结构,有了一定认识。新石器时代晚期,生活在该区域的先民已主要食用稻、粟、黍,这里可能已出现种植业。”凉山盐源盆地皈家堡遗址、安宁河流域横栏山遗址,以及金沙江中游北岸莲塘遗址,均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距...
4000年前的古蜀人吃什么?以稻、粟、黍为主,还会吃猕猴桃、梅等水果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人员发现,三个地区先民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阶段均以食用稻、粟、黍为主,但是不同地区三种作物的比例有较大差异。在成都平原,据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植物考古实验室负责人姜铭介绍,古蜀的先民刚进入成都平原时很可能不种水稻,在距今5100年-4600年的什邡市桂圆桥遗址一期的浮选样品中,植物考古研究人员...
粟黍的起源与早期传播
粟黍最初向长江中游地区的传播,与北方地区新石器中期的扩张直接相关。汉水上游地区很可能在老官台文化时期已经出现粟黍农业,只是当地目前缺乏针对性的研究,汉水中游地区大张庄遗址的植硅体分析结果表明,当地至少在距今7000年前后已经同时存在稻和黍两种农作物。此后,当地仰韶早期至中晚期的多处遗址,都发现了稻粟黍混作...
【科技日报】皖南首次发现粟黍遗存 “泰伯奔吴”或带动北粟南移
研究显示,距今4874—4820年的良渚文化中晚期,井水墩遗址附近的先民以单一的稻作农业为主;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此地的先民已开始种植粟,并且形成混作农业(www.e993.com)2024年11月25日。井水墩遗址中粟的大植物遗存直接测年结果为距今2667—2568年。“这一时期大量粟遗存及粟黍植硅体的发现,在安徽南部地区尚属首例。”吴妍说。
中原有粮,稻粟满仓!
发现了大量粟以及稻、黍种子马俊才说整个遗址中所见杂草种子少或许该遗址并不从事农业生产其食物资源可能由别处供给或贸易而来展现出黄山遗址原始贸易的辉煌2018年5月至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当地对黄山遗址持续进行了考古发掘目前考古揭露面积2700平方米...
粟和黍,你们分得清吗?
不过,二者还是有明显区分的,如下图,上面的是小米,也就是谷子,下面是黍二者明显不一样。而在相关遗存中,谷的出现要晚的多,在距今约8700~7500年期间,开始出现少量粟的植硅体,但粟的含量一直没有超过3%,依然是以黍为主。这些都证实了黍是中国最早驯化的农作物,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大家主要的食物。
最新研究在皖南首次发现粟黍遗存 2600年前已形成混作农业
中新网北京3月22日电(记者孙自法)起源于中国北方的粟黍等旱地作物,何时南下传播到以稻作为主的安徽南部地区?科研人员对安徽宣城井水墩遗址最新完成的一项植物遗存考古研究发现,2600年前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井水墩先民就已开始种植粟黍,并在当地形成稻粟混作农业。
作物的故事︱中华原风景:黍粟文明的历史脉动
黍、粟在北方一般称为糜子、谷子(图1、2),是地地道道的本土农作物,于传统“五谷”之中,曾长期占据主角地位,其籽实脱壳以后,就是我们所说的黄米、小米。对于现代人的日常生活来说,它们并不多见,尤其在南方更是稀罕之物,但倘若追溯过往,可以发现黍、粟是标准的“常客”,于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以其为基础和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