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和王安石的差距在于缺乏幼时“砸缸救人”的那种勇气和魄力
客观来说,司马光的方方面面都称得上是封建社会的“模范官员”,除了不贪财、不恋权和不好色,而且还心怀社稷和忠君爱民。问题来了,就是这样一位“楷模”,为何会亲手开启了北宋党争,又亲手摧毁了王安石变法?或许是多次在基层履职的缘故,亦或许是成熟稳重的缘故,司马光的政治理念日益保守,与青年时期简直判若两人。在...
武则天为什么弃原太子李旦,立庐陵王李显?司马光说出其中玄机
因此,司马光认为:张易之、张昌宗等人并非为唐朝社稷着想,而是图谋个人利益。如果依然立皇嗣为太子,那么他们将得不到什么好处!因此,他们劝说太后立庐陵王为太子,太后就答应了。因此,想召回庐陵王的是狄仁杰,想立庐陵王为太子的则是张易之、张昌宗等人。突厥送给太子的功劳太子终于登基,然而女皇的心中并未平静下来。...
姜鹏:为什么要读《资治通鉴》
司马光才是真正能洞察政坛游戏规则的历史学家,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位资深的政治家。相比之下,司马光对刘邦不废太子的解释朴实无华,虽从故事性的角度看,缺乏精彩性,但它更可信。司马光的选择提醒我们:政治事件的结局要从政治思维、政治力量对比的角度予以考量,而不要沉湎于那些精彩离奇却不着边际的故事。从这个角度来...
商鞅最后为什么惨死?司马光评价了6个字,字字珠玑!
答案很简单,杀商鞅符合他的利益。原因有3点。第一,秦惠文王跟商鞅有仇。秦孝公在世时,商鞅有着坚强的后盾,但秦孝公一死,情况就急转直下。新国君秦惠文王上台,他对商鞅没什么好感。想当年,秦惠文王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因为商鞅的严格执法,使得他的两位老师受到了惩处。这梁子,算是结下了。第二,...
武则天为何放弃原太子李旦,而立庐陵王李显?司马光道出其中奥妙
因此,司马光分析道:“张、吉非能为唐社稷谋也,欲求己利耳。若仍立皇嗣,则已有何功!故劝太后立庐陵为太子,而太后从之。然则欲召还庐陵者,仁杰之志也;立为太子者,张、吉之谋也。”3、突厥送给太子的功劳太子既立,女皇的心里并未平静下来。她觉得,事情并没有完结,说不定还蕴育着危机。她担心...
宋神宗“建储”与“宣仁之诬”
(司马光:《司马光集》,卷七六,《太子太保庞公墓志铭》、《庞之道墓志铭》,卷七七,《礼部尚书张公墓志铭》,四川大学出版社,第1551页、1553页、第1576页)此外,张存第四女嫁供备库使任永,任永极有可能出自英宗生母、仙游夫人任氏一族,宣仁太后则是英宗皇后(www.e993.com)2024年11月11日。此外,宣仁太后爱子、雍王赵颢娶真宗、仁宗朝宰相...
这部“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藏着多少处世之道?
司马光画像有人说,如果你一生只读一本书,那一定要读读《资治通鉴》。清人王鸣盛称赞《资治通鉴》为“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说起《资治通鉴》,几乎人人都知道,但要具体问起《资治通鉴》讲了什么,为什么这么重要?可能很多人就要摇头了。
刘娥逆袭:北宋“隐秘女皇”的权力之路
细节仍是扑朔迷离。就连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也记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来自官至中书舍人的刘贡父,他称:宫美携刘娥入开封时,宋真宗赵恒已被立为太子,还是首都最高长官——开封府尹。宫美因锻银被赵恒召见。赵恒见他是四川人,就说:四川妇人多才慧,你找一个“蜀姬”进献给我。宫美于是把刘娥奉上。
商臣之酷的典故中暗藏真相,正值壮年的唐宪宗为何突然暴毙呢
在唐宪宗去世五十多年后,裴庭裕编纂了《东观奏记》一书。裴庭裕是山西闻喜人,出身于著名的裴氏家族,手中掌握着大量不为人知的资料。这部书的史学参考价值极高,后来司马光在主持编撰《资治通鉴》时,大量引用了其中的资料。此外,书成之时距唐宪宗去世仅五十多年,资料的可信度仍然很高。他在书中提到一个细节:...
韩虫儿诈孕案:一个不存在的孩子和新帝的隔空博弈?
这个宫婢第一次在史书上亮相的时间是嘉祐七年(1062)腊月。她叫韩虫儿,后因诈孕而受到内侍省的审查。关于此事的原始记录来源有二,一个是欧阳修,另一个是司马光。但这两者对此事的记录都非常精简,加上韩虫儿诈孕案有一些颇不寻常的情节,所以今天读起来,它仍像一个没有定论的悬案。不过,通过还原细节,我们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