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耕:深刻理解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把人所创造的一切都称为文化,等于抹平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区别,把社会看作是文化的复合体甚至是同一体了。社会是以经济为基础、政治为中介、文化为导向的有机体,而不是各种文化的复合体,更不是文化的同一体。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毛泽东同志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常国毅、马知遥:数字时代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审思
当非遗元素被无底线地商业化、改造或者直接剽窃,其所内蕴的文化精神和原创性被削弱,导致真实性的传承价值流失,这种侵权风险的增大实际上可能抑制了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降低了非遗本身作为一种文化资产和文化记忆的传承动力。此外,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传播效能形成制约关系。一方面,知识产权法旨...
邱凌 穆静: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的数字平台国际传播与“三重突围”
促进文化信息的自由流通,避免信息的片面性和误导性;建立共同对话的基础机制,在不同文化和国家之间进行对话,寻找到对话的共同点,如共同的价值观、目标或兴趣;通过设立话题、开展活动等方式,为不同文化沟通创造更多机会和条件;还可通过优化对敌视言论、诋毁言论进行把关过滤的机制,为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提供清朗的展示平台...
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丨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的现代...
而不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例子,这是外在的拼接;不是术语的简单转换、观点的简单对接,把“矛盾”换成“阴阳”、“规律”变成“道”、共产主义社会等同于大同社会……这是文字游戏、简单类比;更不是用中国传统文化去“化”马克思主义,建构所谓的“儒学马克思主义”,这是“中体西用”的翻版...
儒学研究 | 赵跃:跨文化语境下儒家文化国际传播的当代进路
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学科格局与国际态势不断更迭,儒家文化国际传播也面临新的需求与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在跨文化传播领域,如何跳脱具象的传统考究、固化的话语体系和自我身份的镜像制造,构建中外文化多重话语协商空间,创建具有人文理性关怀的国...
赵轶峰:柯林武德—刘家和命题——关于历史认知的再思考
在这种意义上,语言学转向后的历史学将其研究的中心从人类以往的经验大幅度转移,把自己的话语方式作为历史学的基本对象(www.e993.com)2024年11月5日。历史学家使用特定民族、时代的语言而不是抽象的“语言”思考和书写历史。具体语言差异的背后是文化差异,历史学转向语言,会使历史学在语言学、文学、民族学、人类学中自我消解。
大语言模型如何宣告心理学的死亡?
这种方法通过训练符合不同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小型语言模型来监督未阉割的大模型,从而以更低成本和更短时间实现文本生成。从局部来看,这种做法允许小语言模型代替承受更加严格的道德制约与严苛的法律规范,而大语言模型也避免了“对齐税”的影响。这样,从整体上看,文本生成能同时满足能力和意识形态的要求。
张来明: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的历史自觉
从反面经验来讲,国内外的例子更多,中国进入近代后的落后就是因为昧于时势、固步自封、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后,在发展上进行探索,经历了不少曲折、付出了很大代价才找到改革开放这条强国富民之路。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毅然决然告别“以阶级斗争为纲”,才有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才有实行改革开放,才有以经济建设...
段志强:回首历史很难找到比国家更重要的事,但国家也不是历史的全部
我以前在其他地方讲过一个例子,我有一次看到一幅意大利绘画,大概十七、十八世纪的作品,油画上是一个弹棉花的人,背了一张很大的弓;在我小的时候,我爸爸有一段时间就是弹棉花,只不过后来变成机器弹;我看到这个人就感觉非常亲切,觉得他和我爸爸如果没有语言障碍,也没有国家阻碍的话,他们两人的共同语言可能要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