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研究 | 黄玉顺:汉字“生”“活”“存”“在”本义的存在论...
这个“生”字,我们远古先民在造这个字的时候(甚至在造这个“字”之前,这个“词”已经先出现了),本来是指的草木之生;但是,你会发现,我们最古老的文献《易》《诗》《书》,就已经用这个“生”来说人之生了,指人的生存、生活。例如,《周易》古经说:“观我生进退”、“观我生,君子无咎”。[⑧]《诗经》说:...
王俊鸣:语文教师要教学生把书读明白
我那时候总有一种如临如履之感."于是,他就开始思考,研究.让王俊鸣最早有体会的是讲《岳阳楼记》中的"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从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看,这两个句子中有文字可讲",集"字是"会意字",众鸟栖居之义,由此才引申出其他种种义项.有修辞可讲,这是典型的对偶句.但他发现这里有更重要...
甲骨文中已有“上”字,最初与“二”相似,为会意字
比如,“日”和“月”就是最好的例子。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里说,“象形字”是“实有其物”,例如日月。而“指事字”,是“不泥其物,而言其事”——不拘泥于实物,而是“指示”明白“事理”。所以,“上”和“下”,都有很重要的“一横”,在上面“做标注”的,就是“指事”了“上”;相反的,就是“...
从“鸟”和“乌”的区别说起,追根溯源,发现汉字之美
“雀”是会意字,“隼”是指事字,其他三个则属于形声字。“雀”上面是“小”,下面是“隹”,组合在一起,字义非常明显,就是小鸟。“隼”上面是“隹”,下面的“一”,有人认为是在强调“隼”的利爪,毕竟,鹰隼都非常凶猛的禽类。雁、雕、雉则都是形声字,不再逐一分析。“隹”这个造字部件,在造字时...
李零:文字大一统和国家大一统是配套的
三、会意(也叫象意)。会意字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字组合在一起,表示某种抽象概念,许慎举武、信二字为例,他的理解是“止戈为武”、“人言为信”。这种解释虽未必符合造字者的初衷,却很可代表许慎时代的成说。以上三类是一大类,有时界限很难分。
丁四新:儒家修身哲学之源《尚书》五事畴的修身思想及其诠释
《洪范》“五事”的“事”字不是用此义(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李学勤主编《字源》说:“事,会意字。商代甲骨文作从又持中,又为手之象形,中为猎具,手持猎具会治事意。事与史同源,在甲骨文原本一字,到西周时,事开始从史中分离出来……本义是治事,从事。《论语·颜渊》:‘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引申指事业、事情。”2...
徐丹:从《诗经》看华夏农业的成熟与发展
根据于省吾的研究,黍和稷在甲骨文里有别,黍在甲骨文里出现百余次,在今天能见到的甲骨文语料库里,黍字出现的频率大大超过这个数字。稷字在甲骨文里是另一个字体,据于省吾的研究有40例,仅次于黍。黍在甲骨文里可以指粮食作物,也可以用作动词,指“种黍”。于省吾指出,甲骨文里“种黍”的例子就有13条。如...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形成与特点
从汉语造字的角度看,它属于典型的“合体”会意字,即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通过合并字形或字义来表达该字的完整意思。关于“灋”字,最早也是最权威的语义解释出自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触不直者去之,从去。”这段经典名言包含以下三层意思:(1)法者,刑也。这说明,法...
高考作文的应试策略
析,会意字,斧子砍木头,分析:斧子砍木头,砍八刀。砍一刀即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认识方法,一分为二。概念分析特性分析内部分析外部分析条件分析因果分析对毛泽东鲁迅的文章多作一些分析:《拿来主义》(鲁迅)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我们应该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拿来主义...
使用汉字的中国人在思维方式和艺术表达上与外国人有什么区别?
汉字对不同事物的表达,就加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思维,于字形结构上体现出了天人合一的原始观念。首先,汉字会以人示物,用人身符号来表示其他事物和现象。如“大”字,《说文·大部》言:“象人形”,但其含义及其属字的含义,多与“人”没有明显关联。《大部》属字中,唯有“夷”稍微沾点边,意为“东方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