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之姿,君子之名:中国古典文化中的莲
中国学者将这种从莲花中露出人形的图像称为“莲花化生”,随着佛教艺术的东传,“莲花化生”图案在中国也发生了演变。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以从莲花中露出头部或半身的“天人诞生图”形象为主,化生形式多样,充满神性色彩;唐以后以没有头光的化生童子为主,世俗色彩渐浓。虽然直到今天,中国许多地方仍然保留了中元节燃莲花灯...
与莲荷之间:从采莲情思到三教之花
薛能《吴姬十首》中有“芙蓉殿上中元日,水拍银台弄化生”,显然也有佛教中莲花化生的隐喻。《河东记》中的两个夜叉便是靠着“姿容妖冶,手持莲花”的化生像,诱骗了行蕴和尚。到了宋代,出现了持莲童子祈福的习俗。《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每年七夕,京城中有一种被称为“磨喝乐”的玩偶十分畅销:“潘楼街东宋门...
佛教典籍历史与传译视阈下的佛教中国化
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孙菱羲聚焦梁武帝所製《法乐童子伎》《童子倚歌梵呗》两个运用於无遮大会演出的伎目,认为它们与当时石窟壁画、造像艺术中的化生童子伎乐图像共同诠释了“莲花化生”主题,是佛教面向道俗宣传的一种方式,也透露出当权者以此巩固政治、联络外交的用意。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教授金延美研究了朝鲜王朝时期纺织...
北疆文化·妥妥城印记 | 闪耀千年的云中郡故城
还有一块莲花化生童子瓦当中童子表情非常传神,面相丰满圆润,修眉细目,双眼微闭,给人以睡眼朦胧之感。童子鼻梁高挺,面露微笑,双手持华绳。从云中郡故城遗址出土的莲花纹瓦当可以看出,北魏时期这里的莲花纹、兽面纹瓦当渐渐多起来,云纹则简化变形,并且渐渐消失,莲花纹饰由素瓣莲花变为复瓣莲花,周围多饰有连珠纹。
荷风轻拂碧波间,文人墨客共流连|文物中的花神
隋仁寿二年莲花化生佛塔砖唐代,荷景已经成为苏杭地区重要的园林景观。“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采莲曲》,将采莲少女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在李商隐的诗里,一朵莲花,幽香清远、天然雕饰。最让人念念不忘。
荷风轻拂碧波间,文人墨客共流连|文物中的花神_腾讯新闻
隋仁寿二年莲花化生佛塔砖唐代,荷景已经成为苏杭地区重要的园林景观(www.e993.com)2024年11月15日。“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采莲曲》,将采莲少女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在李商隐的诗里,一朵莲花,幽香清远、天然雕饰。最让人念念不忘。
莲上男童:哪吒的埃及来源
在艺术化的释迦牟尼诞生佛中,作为童子的释迦牟尼直接站在莲台(莲座)上,给人以他是从莲花中诞生的视觉效果,传递了佛自莲生、佛自佛化的信息。在佛本生故事当中,佛就有乘象入胎的传奇。在艺术化的这个故事情节时,乘象入胎的佛祖往往是坐在莲座上,如图八所示。这可以看做是哪吒莲花化身的先导。佛教传到中国落地...
吐峪沟西区第18窟新见“千手眼大悲像”壁画考释
根据《发掘报告》所记,吐峪沟西区第18窟主室前部右侧壁下发现的壁画残块呈现有伎乐天、莲花化生童子、菩萨与钩阑等题材[65]。上述片段式题材已暗示出右侧壁原壁整铺或绘有“西方净土变相”。因此,吐峪沟西区第18窟主室左、右侧壁呈现“千手眼大悲像”与“西方净土变相”对称的图像布局。该图像布局类似柏孜克...
庄严阿弥陀佛
一组组图案化的菩提树叶依次迭起,二侧枝叶之间各嵌有三尊莲花化生童子,底瑞又垂下缨珞束带。主尊阿弥陀佛头光由桃形火焰形项光镂空与浮雕莲叶组成。阿弥陀佛面相慈悲圆润,双耳垂肩,面带微笑,双目微垂俯视娑婆芸芸众生。身着袒胸露右肩袈裟,左手施与愿印,右手上举施无畏印,安住于莲花须弥宝座之上。佛像雕刻的...
“莲花化生”瓦当
“莲花化生”瓦当“莲花化生”瓦当1979年在洛阳永宁寺塔基遗址出土。瓦当主题图案为一双手合十的化生童子,身后有头光及背光。时代:北魏尺寸:直径15.5厘米、厚1.8厘米“莲花化生”瓦当1979年在洛阳永宁寺塔基遗址出土。瓦当主题图案为一双手合十的化生童子,身后有头光及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