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关于财政政策的2条建议和货币政策的4条建议
在这一背景下扩大财政支出,不但不会对私人部门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反而可能产生挤入效应。针对财政政策,笔者的建议包括:第一,在不突破2024年中央财政赤字对GDP比率3%限制的前提下,中国政府可以加大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规模,例如将规模由1万亿提升至2-3万亿。新增特别国债发行所募集资金可以用于四个方面:其一,为中低收...
财政政策变得过时了吗?
(1)“挤出效应”:如果财政扩张导致利率提高,可能在公共需求增加的同时,把私人需求挤出了,总需求不会增加。(2)“李嘉图等价”:居民是有理性的,他们看到今天政府增加支出,就会想到明天政府会提高税收,于是,他们会未雨绸缪,预先增加储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扩大财政支出是否会导致本国利率显著高于世界利率,是值得怀疑...
学习笔记|积极财政政策释放效能,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
此时,积极财政政策能够通过政府适度举债,将沉淀在两部门中的潜在需求释放出来,且不会造成所谓的“挤出效应”。因此,明年经济的运行,需要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明年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导向在于支出端,支出端的重点在于项目投资。相对于收入端政策,支出端见效快,通过拉动项目投资直接发挥乘数效应作用于总需求,可以实现提振内需...
蒋飞: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
他认为,财政政策对实际产出和内部均衡的相对影响力较大,而货币政策不仅对国际收支有很大的调节能力,而且影响经济运行的扩张或收缩。如果货币政策纠正外部失衡,财政政策对付内部失衡,经济就有可能重新恢复内外均衡。并且按照汇率机制的不同给出不同的政策组合,在浮动汇率下,货币政策效果明显,财政政策软弱无力;而在固定汇率...
张明:如何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来助力地区经济发展
一般债发行规模有限、专项债支撑作用不足,地区财力不平衡,“财政贴息”操作难度大等问题;二是X省份货币政策执行面临着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审批流程繁杂等障碍;三是两大政策协调搭配方面存在着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与专项债、银行贷款之间的替代效应不明晰,财政、产业和金融发展规划间缺乏有效协调的挑战...
特别策划丨余永定:以一揽子政策为经济注入强劲内生动能
例如,通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买进国债的力度和频度,抑制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产生的“挤出效应”,进一步发挥扩张性货币政策对有效需求的刺激作用(www.e993.com)2024年11月25日。扩张性财政政策直接刺激投资和消费,“资产荒”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目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仅为2.12%。中国人民银行担心金融机构抢购国债会引发金融风险是可以理解的。但也...
改革破局,内外交困的中国经济_腾讯新闻
尽管2018年表面上中国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有0.7百分点的带动贡献,但是其挤出效应已大于带动效应,2018年中国房地产对经济净贡献出现了由正转负的拐点。4、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开启有赖于TFP提升Bloom等人(1998)发现,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社会抚养系数比较低,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与高储蓄率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额外源泉,...
行业比较:财政支出视角下的行业选择
(3)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我国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严重,对扩大内部总需求无益处且政府投资产出弹性在下降,产出的边际贡献率也在降低,盲目扩大财政支出容易引起资源浪费。因此,我们认为未来财政支出更多是结构性变动带来的行业机会,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我们看好财政对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电子、医药生物的支持力度。
从“资产负债表衰退”到“被追赶的经济体”
在城镇化经济体和成熟经济体阶段,货币政策效果明显,因为企业投资积极性较高,财政政策会产生挤出效应。在被追赶经济体阶段,货币政策效果下降,由于私营部门投资积极性下降,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明显下降。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过去的通胀目标制适用性已成为一个大问题,因为投资需求减弱,即使货币政策较为宽松,也可能达不到通胀...
如何理解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例如,通过积极财政政策扩张总需求,提升就业与产出的过程中,“挤出效应”会削弱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控效果;而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增加经济中的流动性,适度降低政策利率,这会在较大程度上降低“挤出效应”对财政政策的不利影响,提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综合效果。在我国的政策实践中,宏观政策不仅包含财政、货币政策,就业、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