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寻找共鸣
1987年到1989年在北大学习期间,柯马丁对中国文学的前期作品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他当年的北大老师、著名古典诗歌学者袁行霈教授如今已年逾八十,仍与柯马丁保持着联系。1992年,柯马丁完成关于六朝诗歌的硕士论文;4年后又撰写了关于汉代诗歌的博士论文,并从此踏上专业研究之路。完成博士论文后,柯马丁前往美国,至今已在美执...
伊朗古代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
它在阿契美尼德文化的基础上,在多次反复的被毁—复兴—发展中,汲取了希腊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中的精华,接受了伊斯兰教信仰,形成独具一格的伊朗文明。4.西亚北非地区的古代文明,连续至今的只有伊朗纵观世界历史,战争比较频繁的有两个地区,一个是中国,一个是西亚北非。中国古代的战争是国内不同民族和对立阶级之间...
新书推介|马亚中:《中国近代诗歌史》(修订本)
该书将中国近代诗坛各种诗派、诗人对传统文化引力场的挣脱与回归、反叛与变异作为观察的焦点,在全面的历史反思中表现出了各诗派及诗人们对复归淳朴古雅诗风的迷恋,以及对指向未来的诗歌发展的拓荒,显示了近代诗歌发展的总体风貌。行文文字雅驯、脉络清晰,极具思想性和启发性,是为研究清代后期诗歌史难能可贵的一部力作。
入选10月文艺联合书单10月榜单,这部世界经典巨著历久弥新
《全球通史》是他的集大成之作,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视角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重点关注对人类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各种历史运动、历史事件及其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多北京大学出版社好书Part0...
译者手记|牟复礼让高启成为西方最知名的中国明代诗人
如果将两部作品对比阅读,我们便会意识到,由于书籍性质的差异,牟复礼在《剑桥中国明代史》中采用的是更加全面客观的论述方式,而《诗人高启》采用的是一种在当时看来颇为超前的、近似于现今流行的“微历史”的写作策略,因为这样才能够为西方读者带来更为直观且轻松的阅读体验。
彭娟、龚乙:“湖南省古代文学学会2023年年会暨古代文学学科建设...
一、对中国古代各体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充实文史自古不分家,在古代文学研究的范畴中,翔实的实证史料与敏锐的文学目光缺一不可(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揆诸当下,则是一大批古今兼采、述作偕行的中国古代各体文学研究相关论文荟萃于此。这类论文数量众多、成果丰硕,构成了本次大会的主体内容。
漫游的苏格兰青年,在中国找到了他的“诗和远方”
中国吸引我的地方在于,我觉得中国的历史更悠久。在我的印象中有三个中国,一个是古代的中国,一个是毛时代的中国,一个是现在发展特别快的中国。那个时候我觉得三个中国完全不一样,虽然它们是同一个地方。此外,如果用法语读诗有不一样的感觉,那中文诗肯定也是非常迷人的。
柏拉图与古典学:第十一届全国古典学年会纪要
秦际明老师指出,《白虎通义》内含多重历史叙事,以三统三正循环来解释古代王朝更替与新王代兴,将礼法制度区分为文质,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描述为从质到文的积累与演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何大海老师作题为《谶纬诠释学建构的可能性》的报告。何大海老师指出,谶纬学研究面临历史久远、缺乏地理空间知识和...
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耙梳”一词在“耙”的基础上构成,字面上表达了使用耙子这种农具进行平土、摊谷等特定农业生产活动,实指整理、梳理。当前学术话语中,“耙梳史料”“耙梳文献”“耙梳历史”等表达出现的频率逐步升高。上述语言现象与农耕词汇在形成、发展和使用过程中呈现的特征密切相关。农耕词汇的形成与发展充分体现了语言的...
广东省梅州市2024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分参考:分析两首诗颔联各2分,其中诗句内容的简述1分,环境特点或表达效果1分;指出两首诗共同的手法寓情于景(拟人、动静结合)1分,相同的情感1分)17.(1)其文约,其辞微/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死节从来岂顾勋至今犹忆李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