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一本小说集,巴金为刘白羽保存了45年
几天后,巴金、靳以等邀刘白羽到冠生园聚会,在交谈中,巴金对刘白羽说:文化生活出版社要出版一本他的短篇小说集,问他同意不同意。这是刘白羽完全没有想到的事情,他高兴得难以抑制自己,着急地对巴金说:“我连一篇剪稿也没有带来啊!”这时巴金从提包中取出一个纸包,亲切地说:“已经给你编好了,只要你自己看一遍,看...
改编自巴金同名小说 沉浸式戏剧《激流·家》在成都首演
巴金的长篇小说《家》自诞生以来便以其突出的思想性、文学性著称,是其《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后被知名剧作家曹禺改编搬上戏剧舞台,长演不衰。成都不仅是《家》故事的发生地,也是巴金的故乡,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与巴金的文学创作相互交织,形成了作品不可替代的地域特色。《激流·家》剧照改编自巴金著名长篇小...
拾起温情的记忆:与文学大师共话家庭与人生
巴金先生的小说《家》,通过描写一个大家庭的矛盾和悲剧,揭露封建家族制度对个人自由和生命的压迫。巴金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立民老师认为,《家》并非简单的家庭故事,而是一部借家庭隐喻社会的深刻作品,它强烈表达了巴金对旧式家庭以及背后社会制度的控诉,同时,寄托了他对新思想、新生活的渴望。小说以高家为背景,集中展现...
他将妻子的骨灰放在枕边,夜夜共眠33年,去世后遗言看哭众人!
巴金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家人给他取名为李尧棠,由于家中条件较好,所以巴金也有足够的条件接受教育。他从小就非常喜欢读书,同时在文学方面也非常地有天赋。在他15岁那年,五四运动开始了,新文化运动也进入到了高潮时期,巴金也因此阅读了很多《新青年》书刊。1920年,巴金进入到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学习,在这里他接触到很...
巴金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从一则轶闻到一篇小说,追忆他为人和...
小说至此结束,既干脆又留有余韵。写作这篇小说,巴金用了意识流手法,即在志良以写日记来记述故事进展中,插入回忆情节,画面时空切换,颇有蒙太奇效果。巴金在写作,陆正伟/摄巴金在上世纪30年代初,曾多次到泉州旅行,他住过那里的黎明学校和平民中学,访问过盛产龙眼的延陵乡、青濛乡,结识了不少文友,如王鲁彦、丽尼...
经典作家|巴金家族小说中的“家”与“城”
“激流三部曲”在创作上继承中国古典小说以场面串联故事的结构特点,既饱含时代变革的鲜明特征,又深刻反映作家对人的命运的思考(www.e993.com)2024年12月18日。在此之后,巴金的笔调从奔放转为沉静,写作对象也发生了变化,《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等作品是他风格转型期的代表作。
一周文化讲座|2024年,我读完了……
俄国的19世纪,是一个具有鲜明特征的文化时代。正是在这一时代,作为一个群体的知识分子在俄国出现,他们思考自身的使命,也思考俄国的命运。百余年间,涌现了数不清的思想家与学者,群星璀璨;许多思想流派和团体争相登场,在俄国思想史的城堡之上不断变换着思想的旗帜。波兰历史学家安杰伊·瓦利茨基的经典著作《俄国思想史...
改革开放浪潮下,百姓口述命运转折的励志故事
还有郭沫若的新诗和剧本,茅盾、巴金的小说,均让我着迷。随手换来的峻青的《胶东纪事》、颜一烟的《小马倌和大皮靴叔叔》也让我幼小的心灵感动不已。还有一批外国名著,在那个革命化的红色年代,也让我对陌生的世界充满了一种隐秘的好奇和揣度。后来,下乡插队后,我还有这种阅读的冲动和欲望,但是已找不到可以阅读的...
他真诚而热烈,像北斗星一样照耀着我们
巴金先生在鲁迅像前陈教授指出,鲁迅对巴金的评价相当高,巴金对鲁迅的支持也感念终身。因此,鲁迅晚年的多部译著,都是交给巴金来出版。比如:鲁迅译高尔基的《俄罗斯的童话》、译果戈理的长篇小说《死魂灵》,以及鲁迅最后一部小说集《故事新编》、最后一部散文集《夜记》等。凡此种种,都说明鲁迅对巴金的欣赏与信任。
夜读|西坡:《随想录》随想
当年,无数青年勇敢地摆脱家庭封建礼教束缚,毅然融入革故鼎新的时代洪流,他们行囊中放着一本《家》,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巴金散文数量庞大,然而相对于小说上的成就,总体上比较弱势。我甚至以为,他的散文几与“一流”无缘。这种情况延续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了让人完全无法预期的异动——《随想录》出版,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