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谪居海南诗文创作真善美研析:兼论其民族观的形成
谪居海南时期,苏轼文学创作中所展现的平等、进步、朴素的民族观也是其“活法”思想的重要体现。因此,以苏轼谪居海南的诗文为线索,立足其与黎族民众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实际,研析其诗文中流淌的真善美源流,可以概述其思想发展变化脉络,并对其民族观进行初步的探赜。一求真——初到儋州,书写平凡交往中的不适宋神宗时...
苏轼在清代论诗绝句中的形象及其文学批评分析
以言简意赅的语言来评价或阐释所论之人的诗风或诗歌特点是论诗绝句应当承担的文学使命,清代论诗绝句明显继承了这一文学批评功能,其中对苏轼诗歌的探讨多集中于苏轼和韵诗的创作、佛学对苏轼创作的影响和苏诗风格。1.论苏轼和韵诗创作黄维申的《病中读宋四家诗各题一绝》(其一),诗中所谓“和韵”是古代一种重要...
宋代南渡时期诗论特点及诗歌范式的选择
关于黄庭坚的诗论,前人概括已多,大体不外乎提倡学习前人,重视诗人学养和读书对诗人创作的作用;技巧上则重视遣词造句、格律句法、典故运用等。南渡时期的诗论亦多有论述这几方面者,即使像《石林诗话》这样对苏、黄颇有批评之词的诗论,亦云“前辈诗材,亦或预为储蓄,然非所当用,未尝强出”,且当多搜猎书本中可用...
国学论谭 | 方笑一:苏轼诗歌的文化内涵与艺术趣味
当时苏轼只有二十多岁,这批诗作反映了诗人早年的创作特色。由于一路的风景是父子一起观赏经历的,因此他们常有同题的诗作,苏洵留下来的诗较少,而从苏轼、苏辙的同题诗作中可以看出两人创作风格的明显差异。比如《江上看山》这个诗题。苏轼诗云: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
苏轼调侃同行好友,写下一首很拗口的怪诗,能一次读顺的都是高手
一、拗口怪诗创作背景由于人生地不熟,苏轼的心情非常郁闷,时常在白日闭门酣睡,夜半时分独自到长江徘徊,搞得当地的官员还以为他自杀。这样过了一阵子,苏轼才在当地结识了两位友人。一位是负责为官方修史及修订文稿的官员;另一位则是当地负责酒税征收的官吏。除这二位友人外,苏轼在黄州还邂逅了两位他“神交已...
专访|艾朗诺:我们不应该只看重苏轼诗词的文学价值
而且我们知道明清文士喜欢写小品文,他们很尊重苏轼的那些题跋、杂文、尺牍,在很多方面可以模仿苏轼(www.e993.com)2024年11月29日。苏轼没有将这些统称为“小品文”,但是明代的学者就把苏轼的那些作品作为他们写作的先例。所以虽然今天学界仍把诗词当作很高等的文体,但苏轼其他的作品不只是我认为非常有价值,其实明代学者就已经有这种看法。澎湃新闻:...
苏轼难以超越的一首诗,开篇两句就将人生写透,送给身处逆境的人
二、苏轼创作此诗时的思绪苏轼曾经撰写过一篇名为《陈太初尸解》的文章,他在文中详述了道家“尸解”、“羽化”至“登仙”的奇异传说。当中还提到了自己“八岁入小学,以道师张易简为师”,这说明他自幼就与中国的道家思想结缘,从而学会了运用“中式哲学”的视角去审视人生百态。
后人对李白诗歌的删改
程千帆认为,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体系自有”,但并非都以系统性的方式呈现,“系统性的意见潜在于个别论述之中”。删改资料就具有这种特点。对李白诗歌的删改虽然出自不同时代、不同读者之手,涉及不同性质的著作,但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关联。一是删改观念,明代的陆深、朱谏都以苏轼的删改为表率;二是删改角度,删改者都...
吉狄马加:血液中流淌着诗歌的因子
概括说来,就是对大量汉碑的临摹,对古代典籍有关书法论述的体悟,对僧人中书画智者精神的探寻,对八大山人、康有为、弘一法师、林散之、谢无量等人的致敬。从艺术发生学的原理上说,和李白、苏轼、文徵明、于右任、林散之等大家有着诗书相互激发、相得益彰的共同特点。总而言之,书法艺术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书法不...
一周文化讲座|GPT读得懂苏轼吗?
苏轼是宋代中国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屹立于中华文化之巅峰;GPT是时下最具颠覆性的AI工具,引领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升级与发展。当二位“顶流”“顶峰相见”之时,又会碰擦出怎样的火花?周五晚,我们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籍研究所所长、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专家方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