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长安城,中轴线设计成为都城建设典范
隋唐长安城在城垣建制上采取宫城、皇城与外郭城的三重制三城层层相环布局整齐、规划严密依据“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且皇帝“居北而立,面南而治”的原则宫城位于全城北部正中是皇帝起居、处理朝政之处皇城紧依在宫城之南是中央百官衙署及其附属机构所在地外郭城以宫城、皇城为中心分布于东、西...
王子奇:图里寻城——隋唐长安城考古与复原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近代以后,较早对隋唐长安城址进行实地调查的是日本学者足立喜六,他的调查主要基于地面遗迹的探寻,并通过文献比对来尝试绘制隋唐长安城复原图。他自己说:“要研究长安城,就应当搜集长安城的古代文献,并对长安城进行实地踏测,做到两种方法并用,除此别无良策。”在足立喜六设计的方案中,首先是根据文献史料,“制作长...
隋唐洛阳城空间体系研究
隋唐洛阳城在营建之初是隋代的东京城,大业五年改称“东都”。其营建规划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崇方、尚中、跨水营建等。崇方,可谓“不方而方”。“不方”,是指外郭城四面城墙长度不一,略呈梯形,而非正方形或长方形。经1959年考古勘查,隋唐洛阳外郭城四面城墙长度不同:东墙7312米,南墙7290米,西墙6776米,北...
中国早期都城中轴线的形成与演进
换而言之,汉长安城在朝东时代不存在连通宫殿区和都城正门的城市中轴线。西汉末年,随着城市朝向的转变,在长安城南郊修建宗庙和社稷等礼制建筑,分列在西安门大街(即未央宫南北宫门大道)南向延长线的东西两侧,构成“左祖右社”布局,这是目前考古所见最早的“左祖右社”实例,此后作为规划制度为历代都城所沿用。“左...
考古2023|隋唐考古:昆明池旁漕运船,宫人斜里红妆墓
2023年隋唐时期的城址考古工作整体状况有三个特点:其一,长安、洛阳为代表的都城遗址持续开展工作,主动性、以学术问题为导向的发掘成为主流,与民众社会生活相关的里坊、市场等格局探索成为学术目标;其二,边疆城址本年度考古项目增多,新发现拓展了研究时空;其三,围绕平面布局与沿革展开的城址考古工作成效显著,新技术、新理...
考古新发现!汉长安城遗址附近发现单体数量最多陶窑遗址
从出土文物、遗迹形制等方面综合判断,遗址时代应为西汉晚期(www.e993.com)2024年11月17日。陶窑的使用时代较为集中,不同的形制可能是出于烧造器物类型的需求。小烟庄汉代遗址北距汉长安城遗址8公里,与汉代泬水、槽渠故道相邻,位于西汉上林苑范围内。遗址规模大、陶窑建造精细,布局经过详细规划,所烧造产品质量上乘,推测为西汉晚期官方作坊遗址...
邺城考古40年:在这里,寻找中国最早的都城中轴线
邺城平面布局与中轴线示意图。邺城考古队供图他们还为世人揭开了一个谜团:这座最初由曹操肇建的王都——曹魏邺北城,其整齐而科学的城市格局,直接影响了隋唐长安城的都城规划,对东亚地区日本、韩国等国的都城乃至后世的中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的城市建设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隋唐考古:昆明池旁漕运船,宫人斜里红妆墓
2023年隋唐时期的城址考古工作整体状况有三个特点:其一,长安、洛阳为代表的都城遗址持续开展工作,主动性、以学术问题为导向的发掘成为主流,与民众社会生活相关的里坊、市场等格局探索成为学术目标;其二,边疆城址本年度考古项目增多,新发现拓展了研究时空;其三,围绕平面布局与沿革展开的城址考古工作成效显著,新技术、新理...
光辉城市:如何设计理想之城?
唐长安城的重要特征是里坊制,坊中巷的布局模式以及与城市道路的连接方式相当成熟,综合考虑了城市居民丰富的社会活动和寺庙用地。唐长安城平面复原图元大都城在城市布局上更强调中轴线对称,在很多方面体现了《考工记》中王城的空间布局。随着明清两代在元大都基础上营建北京城,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走向成熟。
邺城遗址:寻迹埋藏千年的“六朝古都”
在中国古代都城建设史上,这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实践。单一宫城、中轴对称、按功能分区,这三大特点一脉相承,对隋唐长安城的建造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而此后北宋东京城、元大都,乃至明清北京城的格局,也都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演变而来。邺城的标志性建筑,便是颇负盛名的铜雀三台。它们既是邺城的军事制高点,也成为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