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作赋思无涯——王蒙文学创作70周年展览活动走笔
1979年至1980年,王蒙一口气写出了《布礼》《夜的眼》《春之声》《海的梦》《风筝飘带》和《蝴蝶》六部“实验小说”,引起了中国文艺界关于“意识流”写作手法的探讨。“我开始了写作的疯狂期。从早到晚,手指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一天写到一万五千字,写得比抄录得还快,因为抄录要不断地看原稿,而写作是念念有词,...
“我写出来的一切都是给这个世界留下的情书”
1979年,王蒙从新疆回到北京,他的文学创作呈现“井喷”状态,“我开启了写作的疯狂期。从早到晚,手指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写作比抄录还快……”进入创作精神“燃烧”状态的王蒙写出《夜的眼》《春之声》《海的梦》等“实验小说”,开启了中国新时期“意识流”小说创作的先河。2023年,2000多万字的《人民艺术家·王...
打开儿童文学的另一扇窗户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
王蒙是当代最早觉醒的意识流小说的探索者与先行者,他独创了东方韵味意识流小说《夜的眼》《春之声》《海的梦》《风筝飘带》等震动了整个中国文坛,引发了中国文学“现代派”的大讨论。这种小说的人物意象化、潜意识的裸露化、时空的模糊化、语言的无序化,王蒙运用得出神入化,天衣无缝。看看《致爱丽丝》吧,一个长发...
如镜子,如流水,如轻云——王蒙小说的时间意象
读这部作品,我们感到音符的跳动和旋律的奔涌,语词转化为音符,叙述成为旋律,而意识流本身的特点就在于记忆的片段化和叙述的情绪化,这与音乐的抽象和自然流动是同构的。王蒙是一位音乐造诣很深的作家,发达的听觉活动为小说注入另一股真实的情感力量。他说:“声音是最奇妙的东西,无影无踪,无解无存,无体积无重量无...
“永远和人民在一起,做人民的代言人”——王蒙文学创作70年座谈会...
2019年9月,王蒙被授予“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有了充沛的生活养料,艺术之思便自由而又深刻、灵动而又坚实。1979年10月21日,王蒙在《光明日报》发表小说《夜的眼》,与他的《春之声》等作品一起开新时期文学“东方意识流”创作探索之先河。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恋爱的季节》等“季节”系列小说以恣肆...
王蒙小说时间意象:如镜子如流水如轻云
其实,王蒙在所谓的意识流小说中使用的是音乐思维(www.e993.com)2024年11月4日。音乐的思维方式是抽象而具体的。抽象在于它用音符叙事,具体在于每个音符又是具体可感的,有自己的音长、音高和音色。音乐通过时间的流动来构成节奏、旋律和腔调,这样的时间是物理性的,一首乐曲的长短可以用时间来计算,而音乐的时间心理性成分会比文学、雕塑、绘画大得...
王干:共和国的文学“书记官” ——论王蒙的文学价值
《闷与狂》是这一时期的集大成之作,也是目前王蒙最完整的意识流或者意象流作品。这篇小说集中了意识流小说的全部特点,散点叙述,人物形象淡化,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意象化成为小说的主干,人物的潜意识和无意识在语言的“狂”与“闷”中若隐若现。最重要的是,王蒙在作品中将曾经非常浓郁的老干部色彩和意识转化为一...
王蒙长篇小说《猴儿与少年》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海洋大学成功举办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徐妍教授指出,与作为“抒情者”的王蒙不同,《猴儿与少年》是一部“哲思者之书”,王蒙在这其中扮演“哲思者”的角色,蕴含着深厚的人生智慧与哲学体悟。青岛科技大学传播与动漫学院刘耀辉教授提出,这部小说充溢着中国长者的智慧言说,以一种东方意识流的狂欢化叙事塑造了于“镜廊”中照...
王蒙耄耋之年写意识流
王蒙表示,这次新书选择“意识流”的表现形式,是因为经历过生命中那种切肤的酸甜苦辣、疼痛、愤怒和舒适。这些东西有潜在的能量,必须把能量发挥出来。他说:“我把我内心里最深处的那些东西,情感、记忆、印象、感受的这个反应堆点燃了,点燃以后,它就发生狂热的撞击。然后我把各个触动我的节点组合起来,又把前前后后...
王蒙最新演讲丨文学是不会消亡的,我们离不开文学
从1953年开始写《青春万岁》,1956年发表《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到上世纪70年代末产生广泛影响的“东方意识流”小说,再到5年前《这边风景》获得茅盾文学奖,以及这两年在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的《生死恋》《页页情书》,王蒙先生沉浸在文学的创作中将近七十年,并且不断给读者带来惊喜,他也因此被称为文坛“常青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