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其二》是一首源于生活、发于心底的经典好诗
贺知章这首《回乡偶书·其二》是一首回乡感怀七言绝句。整首诗开篇先写自己数十年背井离乡,从而引发出人事无常的感慨,笼而统之地议论人事变化,感叹故乡的人和事都变化太大了。最后,写景兼议论,用“不改”反衬“半消磨”,再用“惟有”进一步映衬“半消磨”之意,在湖波不改的衬映下,人事日非的感慨显得愈益深沉...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其一》感情自然逼真,仿佛从肺腑自然流出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自然逼真,充满生活情趣。特别是后两句更为精妙,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通过儿童的问话来展现。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其富于生活情趣,每每读到这里,无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其实,学习这首诗,最好是与《回乡偶书二首其二》结合起...
诗词巅峰:历史上最高水平40首诗词(附点评),第一名是他
《人民日报》点评:这首诗的艺术性很高,其一,他把歌咏者与被歌咏者的思想感情融二为一;其二,诗中的写景物、写音乐,手段都极其高超,而且又都和写身世、抒悲慨紧密结合,气氛一致,使作品自始至终浸沉在一种悲凉哀怨的氛围里。38《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36句思乡诗词:游子点点离愁泪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少年离家,如今归来已是白发苍苍。但乡音未改,只是鬓毛已衰。岁月流转,但故乡的情怀始终如一。25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唐·卢纶《长安春望》家在梦中何时能到?春天到来,江上又有几人能够归来?这份对归乡的期盼,充...
贺知章《回乡偶书》有两首,第一首人人会背,第二首少有人知
然则,贺知章此次写下的《回乡偶书》其实有两首,其一就是我们所熟悉的那首,其二也写得很真挚动人,尤其最后一句,更是将物是人非之感蕴于一泓碧波之间,含蓄深沉。回乡偶书·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37岁中进士,辞官回乡时已是85岁的高龄,中间横亘的是近50个年头...
绍兴清廉诗文品读 | 回乡偶书二首
第一首诗在抒发诗人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第二首诗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的对比,流露出诗人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这两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自然逼真,充满生活情趣。看似信笔写来,实则于平淡中见深情。
贺知章 回乡偶书二首(其二)
鉴赏:这是《回乡偶书》中的第二首,虽不及第一首有名,却也蕴含着一股隽永的情味。返乡后的贺知章在同故旧亲朋交谈中,发现家乡的人事已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巨变,感情细腻的诗人由是生发出人事无常的感慨“离别家乡岁月多”,相当于上一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因为诗人的一切感慨皆是由数十年背井离乡而引发的,故...
古诗词里的微历史|贺知章《回乡偶书》:物是人非,游子心底的愁与伤
《回乡偶书》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自己的老态与不变的乡音,以及儿童的陌生与自己的归来等两相对照,突出了诗人对久客他乡的伤感以及回乡后的亲切与疏离之感。其中,“少小离家”与“老大回”,“乡音无改”和“鬓毛衰”,“儿童相见”与“不相识”作对比,寥寥数语,写尽人世沧桑,令人不胜唏嘘。
再论《回乡偶书》“鬓毛衰”诗案
笔者认为,《总集》中所记录的《回乡偶书》,无论在押韵上还是在释义上都无任何问题,且与贺知章的事迹相合,应该是其诗作的原貌。二宋代赵令畤所著《侯[~符号~]录》卷二有“贺知章回乡偶书诗”条,其中第二首作:“幼小离家老大回,乡音难改面毛[~符号~]。儿童相见不相识,却问客从何处来。”据孔凡礼先生考证...
《回乡偶书》中“衰”字到底应该是读shuāi,还是读cuī?
此主张的原因有二:其一就是意义问题,"衰"(cuī)为鬓毛减少、疏落之意,而非衰老;其二是"衰"如果读cuī就同"回""来"这二字归入诗韵(平水韵)中的灰韵。这样处理好像完美地解决了"衰"在该诗当中的尴尬处境。小学教材《回乡偶书》插图唐作藩先生也从音韵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衰""来""回",三者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