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光影:武康路113号·巴金旧居
巴金白天喜欢在明亮的外廊阅读、写作,晚上或天气寒冷时则多在书房。书房隔壁是巴金的卧室,床头一直放着爱妻萧珊的照片。书是巴金的最爱,现放置在旧居内的书籍只是巴金旧藏里的冰山一角,据说这里原有书架、书柜近八十个,三楼、北辅楼、南辅楼,甚至卧室的卫生间都曾放满了书。巴金先生曾说过:“我仍在思考,仍...
巴金诞辰120年|巴金如何谈论自己的作品?
在序跋中,巴金还会直接表露对于部分人物的爱憎之情,这在一些秉持着写作需要更客观的视角的评论家而言,可以说是很罕见的姿态。他喜爱那些勇敢反抗、不屈服于命运的人物,例如《家》中的觉慧,那个“幼稚而大胆的叛徒”,寄托了巴金对于自由与变革的希望。而对于觉新这样的角色,巴金的态度则更为复杂。觉新象征了对封建制度...
巴金诞辰120周年丨巴金和《文汇报》一起走过的岁月
巴金与卢剑波相识于青年时期,一见如故,结下了一生的深厚友情。1947年6月,巴金在上海看完了卢剑波寄给他的40多篇文章后,从中选出26篇,编成一本散文集,卢剑波自己取名为《心字》。在他家里,我们是无话不谈的,他并不限制我们,却常常把话题引到大路上去。我忘记不了一件事情:一九五○年十一月下旬一个夜晚,我...
徐家汇书院设立巴金书房,复原写作《家》时所用桌椅
此外,巴金先生90多年写作《家》时使用的书桌也根据史料复制,读者可在桌前就座、阅读、写作、拍照打卡,感受巴金先生的写作情景。展陈区设计为一本翻开的书籍,左边以巴金的名著《家》为主题,右边以巴金的“家”为主题。1955年9月,巴金先生与家人迁入武康路113号,在此生活长达半个多世纪,这是巴金先生一生中生活时...
两代作家的情谊
那时,正值《随想录》写作接近尾声。赵丽宏被巴金不顾疾病困扰顽强创作的精神感动。他多次带着年幼的儿子小凡去拜访巴金。1994年的除夕夜,父子俩再次前往探望巴金。赵丽宏还特意让小凡准备了一份礼物——一幅画。画中描绘了一个冬夜,天空飘着雪花,一间小屋亮着温暖的灯光,屋内有一位老人蜷缩在灯下。巴金对这幅画表现...
经典作家|巴金家族小说中的“家”与“城”
两年后,巴金发表代表作《家》(原题为《激流》),又于1938年写出《春》,1940年完成《秋》,它们构成“激流三部曲”(www.e993.com)2024年12月20日。“激流三部曲”在创作上继承中国古典小说以场面串联故事的结构特点,既饱含时代变革的鲜明特征,又深刻反映作家对人的命运的思考。在此之后,巴金的笔调从奔放转为沉静,写作对象也发生了变化,《憩园》...
62个版本《家》!“巴金书房”这些魔力,等你来发现
为了提升读者的互动体验感,在90多年前巴金写作《家》时使用的书桌也根据史料复制,读者可在桌前就坐、阅读、写作、拍照打卡,感受巴金当年的写作情景。读者还可以在现场欣赏到《家》被改编为电视剧、电影、话剧、音乐剧、黄梅戏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视频剪辑。在展区,读者戴上听筒还能观看巴金故居专题片,享受可读、可...
新岁访巴金
又是一个春天开始了,踏着霏霏细雨,来到巴金的家里。他刚从北京参加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作家协会的理事会回来,照旧“闭门谢客”,继续他的写作生活。也许是江南的春寒,最难将息。这位78岁的老作家偶患微恙,有点“感冒”。但看他从楼上工作室下来,脚步还是轻快的。
巴金,对世界深沉的爱与思索
他的文学创作从社会状况和现实人生出发,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在现代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精神探寻中留下深刻印记,请说说巴金文学创作的特色,文学语言的魅力。周立民:巴金先生是一位创作时间长、作品丰富的作家,无论怎么概括他的创作特色都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嫌。只能说以下几方面...
夜览·享读|交不浅,六十年!他是巴金的文学引路人和伯乐
期间,叶圣陶为《海底梦》《家》以及《巴金短篇小说集》做过广告,在巴金忙于文字应酬时劝其慎重发表文章,也退过《死去的太阳》稿件并提了很多充实修改的意见。巴金很是感激,他在《我的写作生涯》中这样写道:“我尊敬他为‘先生’,因为他不仅把我送进了文艺界,而且经常注意我陆续发表的作品,关心我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