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昭通·教育丨何春艳:做好学生阅读的引领者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师温儒敏说,养成读书习惯,以之成为生活方式,关键是两个字——兴趣,关键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一位二年级学生家长提及自己的孩子正在阅读《资治通鉴》,何春艳颇为惊讶,不禁说道:“这么早就让孩子读这本书,会不会太难了?”然而,这位家长却持有不同看法,他强调了《资治通鉴》的深远意义和重要性。有...
毛泽东未能破解《资治通鉴》中的死局,却让少数人知命改运
毛泽东反复研究《资治通鉴》,思考表达时能一眼看出关键,著述写作时能一语决断利害。且如司马光一样只讲“现实”,不谈“空话”,因而所言极具说服力和感染力,至今也能得到各界精英认同和追随。政治与吏治毛泽东曾举《资治通鉴》中的“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段话来论述治吏的重要性,他说:这...
《写作》新刊︱石珠林:梁启超的“涉日”阅读史与“新文体”的生成
跟随当时的读书习俗,在汉学私塾里,从四书五经的素读到《左传》《史记》《唐宋八大家散文》以及《资治通鉴》等的遍览,德富苏峰广泛阅读和、汉、洋的古典作品,深具“英语名人”世代的特征,其《将来之日本》即主要依据是英文文献完成的。这也难怪梁启超读了德富苏峰的文章后,深深为他的“欧西文思”所折服。《饮冰...
史家“罗生门”:汉代“巫蛊之祸”的书写方法
近千年后的北宋,司马光再次书写巫蛊案。与班固写《汉书》时相比,司马光获取一手资料的可能性不大,但《资治通鉴》中却多出更多细节,比如汉武帝与太子在治国路线上的分歧(武帝用法严、多征伐,太子宽厚、守文),《资治通鉴》也给出了事件的最终责任方——奸邪,这些奸邪之流,在整个事件中的具体表现为涉事巫蛊的方士...
周思成:一个历史学“青椒”的边缘行走
在读关于北宋最重要的史料之一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时,这位蒙元史学者感受到强烈的对比——相比元代高层政治稀少寥落的记载,北宋朝政治史史料空前丰富,“包括它的行政运作、信息流通等等各种的记载都保留下来,特别是担任宰执的高官们自己记录的君臣奏对、朝廷政事等。”...
为什么熟读这部经典的人都很厉害!
用19年时间撰写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宋代大臣司马光,他也是学习《左传》而成为史学名家的,根据《宋史》的记载,他从小就熟读《左传》(www.e993.com)2024年11月28日。因此,今天的我们,无论是学习历史智慧,还是学习文章写作,都应该熟读《左传》。贰为什么读《左传》的人都很厉害?
2010年高考,江苏考生写755字古文作文,专家批注4页注释才看明白
他喜欢在紧张的复习工作结束之后看一会儿自己爱看的文言文书籍,《资治通鉴》尤其爱看。王云飞老是认为,拿历史当作镜子,就能明白兴衰的道理。他读文言文,了解到我国封建时期许多朝代兴盛和灭亡的规律,还常常为历史故事感到热血沸腾。高三的日子过得既慢又快,长时间的复习总算画上了句号,眨眼间就到了高考这天。《...
朱虹 曹雯芹:毛泽东生前读的最后一本书——洪迈与《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的巨大成功来自于洪迈数十年如一日的积累、考究和写作,他爱书如命,读书写作成为了他的一种生活方式,《资治通鉴》他亲手写过三遍,可见洪迈的钻研精神。为什么给这部书取名为“随笔”呢?洪迈在《容斋随笔》的序言中作了解释:予老去习懒,读书不多,意之所之,随即纪录,因其后先,无复诠次,故目之...
樊水科:众声喧哗时代新闻评论的教与学
有学者将这类观点写作追溯到我国古代,比如“子曰”之类的先秦论说,李斯《谏逐客书》,秦汉贾谊《过秦论》,以及《史记》《资治通鉴》中的“太史公曰”“臣光曰”。但这时的观点写作,其读者非常有限,仅限于精英阶层。真正的新闻评论,还要从报纸传入中国开始。中国报纸自己的政论是从《循环日报》开始的,其主办...
名师点评河南高考语文丨河南省实验中学史晓萍:新课标Ⅰ卷的“不变...
古诗鉴赏的理解需要学生联系《琵琶行》和《兰亭集序》的相关内容;写作也关联教材媒介素养单元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跨体裁、多文本阅读的能力,文言文阅读考查李陵事件相关的历史记述《资治通鉴》和历史评论《读通鉴论》联读等。显性或隐性的教考衔接点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