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散文的心 | 名家谈写作
现代散文的第三个特征:是人性,社会性,与大自然的调和。从前的散文,写自然就专写自然,写个人便专写个人,一议论到天下国家,就只说古今治乱,国计民生,散文里很少人性,及社会性与自然融合在一处的,最多也不过加上一句痛哭流涕长太息,以示作者的感愤而已;现代的散文就不同了,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
福利丨对孩子而言,学习写作的秘诀到底是什么?
全书精选了老舍、鲁迅、沈从文、萧红、肖复兴、徐志摩、丰子恺、季羡林等国内59位文坛名家的经典篇目。我们在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里,见识山水的温情;我们在叶圣陶的《三棵银杏树》中,感受文字的魅力;我们在鲁迅的《社戏》中,唤醒对家乡的眷念。篇篇经典,回味无穷,值得孩子一读再读。那么,学写作,为什么一定要...
专题讲座促成长,写作教学研出彩——湖南省陈宏资名师集中研修
他结合鲁迅的《故乡》《社戏》、白居易的《琵琶行》等课文名篇,详细介绍了侧面烘托人物、侧面烘托事物的常见方法技巧;通过分析《陌上桑》《口技》《明湖居听书》等精彩实例,指出侧面烘托的优势就在于给读者提供驰骋想象与联想的广阔空间,给读者留有再创造的余地。讲座最后,他强调,侧面烘托手法的运用,可以使文章具有更...
巧借教材,“温度”写作
一个人只有对生活和他人予以关注,倾注情感,他的表达才会有温度。我在教学《如何突出人物的特点》时,以同桌为写作对象,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同桌的言行举止、衣着打扮,抓住其最突出的特点,从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角度入手为同桌画像。因为写作对象是朝夕相处的同窗好友,学生写作热情高涨,又加上《刘姥姥进大观园》中关于众人...
《写作》新刊︱史玥琦:从体验到拟剧:创意写作中的戏剧意识
戏剧是不断流动的已成的事实,而其文体本体在形态发展中的成熟取决于其形成了“观”—“演”之间的审美距离,又合乎规律地使人物“变形”。这一意识在小说文体上构成了创意写作基础训练的核心前提之一,即被安放的现实。正是这种展演—观看、现实常态—异质人物的戏剧式双重紧张使小说文体得以在创意写作教育生成中提前...
...知识分子生存困境的缩影——欠薪、索薪与鲁迅《端午节》的写作
《端午节》通过对方玄绰复杂心态的描写,剖析了新旧交替时代知识分子身上普遍存在的性格特点,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五四”前后中国教育界的状况和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www.e993.com)2024年11月25日。小说是对民国生存语境的文学诠释,为读者提供了了解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知识分子经济生活的真实资料,显示了鲁迅对知识分子物质和精神关系问题的深刻思考。
《社戏》一文中俯拾皆是的妙笔举隅
在写作中,有很多时候我们要“求雅换词”,要尽力避免同一个词过于频繁地出现,但也有一些时候,要刻意抓住一个字一个词一直用到老,借助汉语词汇的多义性的特点,达成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效果。读《社戏》这样的经典文章,真正静下心来去琢磨,就像入了一座宝山,会让人觉得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掌握《社戏》写作格式,就知道回忆录和游记怎么写
2、文章写作上的一些特点?叙事与描写(写景)结合;多角度来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详略结合;情节曲折:3、文章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全文描写了作者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文章以看社戏为线索,围绕看社戏前前后后的趣儿事展开。通过阅读,我们不难看出,《社戏》这篇小说...
郜元宝:《社戏》是鲁迅对“救救孩子”这声呐喊的回应
《呐喊》最后,紧挨着《社戏》,还有《兔和猫》《鸭的喜剧》这两篇,也是写小孩,也是写快乐的童年,显然是一个整体,而且这三篇鲁迅所署的写作日期,也都是1922年10月。1922年的《鲁迅日记》丢失了,只有许寿裳的抄稿。这是现代文学史的一段佳话。鲁迅的老同学许寿裳非常崇拜鲁迅,连他的日记都要抄。可惜他只抄...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10分钟读完叶圣陶《72堂写作课》
《72堂写作课》是一本民国教材,书中文章均选自夏丐尊、叶圣陶先生合编的《国文百八课》。本书本应108课,但当时对日本的全面抗战爆发,没能出版完整,只留下了72课。全书一共72讲,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文章及文学体裁,记叙、说明、议论、应用,诗歌、小说、戏剧、散文,每一类别都有十分精到又浅显易懂的见解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