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识人之明就是那么回事,不存在谁是忠臣奸臣
神宗熙宁二年,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开始主政变法,王安石提出现在首先就是改变风俗、确立法度,提议变法,神宗赞同。为此单独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由王安石和陈升之共同掌管。王安石又任吕惠卿承担条例司的日常事务,派遣提举官四十多人,颁行新法,吕惠卿一举成了变法二号人物,当年的九月,在王安石的力荐之下,吕惠...
公元1017年:宰相的顶级处事心法——“正办”之法
又过了10年,王旦终于当上了参知政事,副宰相,升到了大宋官僚集团的最高层。又过了5年,王旦正式拜相,成为大宋朝的文官领袖,宰相。这样的晋升之路,虽然不算快,但是和后来的范仲淹那种从草根做起,一路逆天改命的狠角色相比,还是显得有点得来全不费工夫,或者说,显得有些平庸了。那你说,这里面有没有王旦自己努...
中国最后一个宰相,死于一场骗局
根据史书记载,这哥们做丞相的时候,贪污过,腐败过,拉帮结伙过,党同伐异过,收过贿赂,制造过冤假错案,这位老兄洪武三年的时候就是参知政事,洪武四年的时候就是中书左丞,这俩职务都相当于是宰相的副手,洪武十年就到顶了,成了左丞相。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自打李善长把他领到了中央朝廷里,胡惟庸就一直...
“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为武周之官,品级虽低于刺史但位居宰相
言简意赅地说,“同中书门下三品”就是正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是副宰相。正如《新唐书》所言:“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无论是正还是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是宰相,朝堂上地位和权势都是最顶尖的一批官员。武则天即位后,沿袭唐初官制,职能不变,只是有些...
大宋最有功绩的宰相,实际上就是一个废料,还不如秦桧呢
北宋仁宗景佑四年四月,东京汴梁发生政治地震,政事堂中书省四位宰相吕夷简、王曾,参知政事宋绶、蔡齐同日罢相。仁宗下旨命王随、陈尧佐担任宰相,韩亿、程琳、石中立担任参知政事。但谁也没有想到,新中书省的班子刚刚组成半年就发生意外,因为当年十月开封府考试成绩公布了,宰相陈尧佐的儿子陈博古荣中解元,参知政...
唐朝参知政事是不是宰相?翰林学士为何“内相”?可能和你想的不同
宰相名号的变化,唐初以三省长官尚书仆射、中书令和门下侍中为宰相,贞观以来开始出现大量以他官居相职而假以他名(www.e993.com)2024年11月26日。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以品级较低、资历较浅的官员加“参预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参预宰相事务;另一种是给一些老资格的勋臣加“平章事”或“同三品”名号,使其继续预闻宰相事务,到了代宗...
大宋王朝的首任宰相究竟是谁?
按照北宋初年的典章制度,同平章事为政府最主要行政长官,乃宰相之职;参知政事为宰相之副。为了分割相权,另设枢密使执掌军事,三司使执掌财政。也就是说若赵普为首任宰相,应当在北宋建立时即被宋太祖赵匡胤委任为宰相,不妨查阅一下他的仕途简历。赵普与宋太祖结识较早,在周世宗时期,二人关系即已亲密无间。赵匡胤...
《梦华录》齐牧形象大揭秘:状元宰相李迪跟萧钦言谁能笑到最后?
天禧元年(1017年)九月,李迪升拜给事中、参知政事(副宰相),时年46岁。从12年间从八品州判升为朝中正二品大员,升迁速度可见一斑。宋仁宗被为皇太后子,真宗打算任命李迪太子太傅,李迪因太宗时未曾立太保、太傅,只兼太子宾客。真宗诏令太子以师傅礼待李迪,加任礼部侍郎,这就是开始为宋仁宗培养未来的班底。由于这...
唐宋时期,宰相为何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要从政事堂说起
第二,宰相“分日知印”、轮流当笔。这就使得每位宰相在处理日常政务时、具有了同等的权力。有时,参知政事也参与到这个行列之中,如《长编》卷三七四载:中书省言,“尚书省文学,自来左右仆射轮日当笔”。且“诏令左右丞权轮日主印当笔。为了保证集体领导制的顺利贯彻实施,一般说来需要宰相之间政见的大政...
“中”过状元当过宰相,贬过苏轼也救过苏轼,他才是大宋最牛公务员
哥,宰相不是你岳父吗?帮我打听下我考第几了。杨察回来悄咪咪告诉杨寘:你是第四名。杨寘正跟一帮朋友喝酒,一听第四名,拍案而起:不知那个卫子夺吾状元矣!卫子,是驴的别称。不知是哪个驴夺走了我的状元。杨寘实力强劲,此前,已经连中两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