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见到友人的妻子漂亮,羡慕之余写下一首词,感动世人近千年
“五台诗事件”可以说是苏轼一生的转折点。诗事事件后,他的诗歌在题材和风格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他对人生和世事的洞察和感悟更加富有哲理。此前,他的诗作大多描写沙漠中的漫长岁月,表达政治自豪感。从这首诗开始,他的作品逐渐转向对自然、对人生的理解,淡泊而博大的心境愈加明显,压抑了一生的思绪,达到了一种突然...
一篇文章看完苏轼的一生,血泪辛酸,颠沛流离,尽数化作了千古名篇
元丰二年,43岁的苏轼调任湖州知州,迎来了自己一生中最大的一个转折点“乌台诗案”,苏轼写《湖州谢上表》被御史弹劾,7月被捕,8月18日进入御史台,12月28日出狱,历经130天的生死挣扎,终于以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为结局。惊魂未定的苏轼仓皇赶往黄州,并不知道命运迎接自己的到底是什么?初到黄州,他写道“缺月挂疏桐...
苏轼:格局越大,好人越多
苏轼一生的转折点“乌台诗案”,就是出自神宗的手笔,大科学家沈括不过是个跑腿的。所以在某种意义上,王安石是苏轼真正的死敌——你死我活的敌人。可就是这样一个人,苏轼居然原谅了他。王安石卸任宰相,隐退南京,苏轼主动发去问候,前去拜访。苏轼和王安石遍览南京,切磋诗文。王安石说: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深度好文:通过一生经历,看苏轼儒释道思想的转变!
苏轼一生中最为重要复杂的也是这个阶段——自请离京到流落儋州,这漫长曲折而艰险的四十多年岁月中,儒道思想不断融合,道家思想对苏轼的人格影响比重不断加大,他常常会以“道法自然”为精神基础去思考一些人生哲理。同时可以发现,儒道思想相融的优势显而易见,苏轼没有像其他文人官员那般忧愁怨愤,反而在接连到来的人...
苏轼去世前路过南华寺,拜谒六祖真身后大哭,临终留八字总结一生
1094年,苏轼被贬至惠州,路过南华寺时特意拜谒六祖惠能禅师的真身塑像。站在雕像前,苏轼不禁泪流满面,跪拜良久。他感慨万千,仿佛获得了心灵的洗涤。这次拜谒启发了苏轼的佛性,也成为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佛法的指引下,苏轼获得了面对风浪的平静之心。他用他的文章来弘扬佛家的智慧,并在生活中实践着禅宗...
中国最厉害的三场饭局,影响你一生的格局
对于中国人而言,餐桌不仅是品尝美食的地方,更是体验人生百态的舞台(www.e993.com)2024年12月20日。不仅仅是味蕾上的酸甜苦辣,有时人生的转折点,也如同“风起于青萍之末”,与饭局紧密相连。“饭”字意味着佳肴,“局”字则蕴含着棋局的深意。在饭桌上,一荤一素的搭配映照着日常生活;在棋局中,一攻
苏轼死里逃生被贬黄州,内心惶恐如惊弓之鸟,《卜算子》完美诠释
众所周知,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的“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中的重大转折点。自从“乌台诗案”以后,苏轼的诗词风格发生了十分明显的变化。原本忠诚坦率、直言不讳的苏轼,再也没有创作出《吴中田妇叹》那般直抒胸臆、针砭时弊的诗篇,而是将全部心力投入到了曾经被他视为“小道”的“词”的创作之中。
苏轼魂归处为什么是河南?
元丰二年(1079年)春,苏轼调任湖州知州。彼时的都城开封,围绕变法的政争日益加剧,以致将数百公里外的苏轼卷入其中。是年七月,苏轼一生的转折点——乌台诗案,发生了。“当时的御史何正臣等人上表弹劾苏轼,说他在诗文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苏轼迅速被捕,被关押在东京城内有‘乌台’之称的御史台,等待审判。”...
东坡痴恋海南州
中国自古就有“诗言志”的传统,苏轼写海景的目的,最终还是彰显自己的心境。是啊,能坚守自己的心性,如皓月一般皎洁,如同碧海青天一般澄澈,最终迎来了雨住风停的朗朗乾坤。儋州是苏轼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海南人民以极大的包容心迎接了这位大文豪,而苏轼也以自己惊世绝伦的才华和士大夫的担当精神回馈了海南人民。
苏轼15首宋诗:洞悉一生为人处世的哲学,选出你最喜欢的一首
回首过往,苏轼一生犹如一叶扁舟,在生活的洪流中随波逐流,四海为家,足迹几乎踏遍了大半个华夏大地。对比之下,龟山中的古寺里,那些老僧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守着青灯古佛,岁月静好,他们的白发才刚刚开始在时光的洗礼下悄然滋生。这种恬淡的生活状态,让苏轼内心深处泛起一丝向往与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