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是个“段子手”
庄子十分讲究语言艺术,即使在反驳别人的观点时,也不会针尖对麦芒,而是通过讲段子来阐明自己的立场。《庄子·秋水》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庄子的朋友惠施在梁国当宰相,庄子前去探望。有好事之人在惠施面前挑拨离间:“庄周有大才能,此次前来必定是想取代您的相位,务必要防备啊。”惠施唯恐失去相位,于是在国都搜捕了庄子...
毛主席很喜欢庄子,多次引用他的观点,直到晚年还能背诵
在这里,毛主席对庄子的“舟水关系”这个观点非常认同,他认为,一切事物都离不开条件,在哲学中这叫“有待”,有待就是自然的规律,掌握了规律,才能掌握自由,而离开了规律谈自由,是根本办不到的。庄子在《庄子·齐物论》中写道:“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
黄燕强:道德与仁义之辩——《庄子》中的孔老关系再考察
庄子及其后学本无意于做“实录”的历史学家,历史的寓言化和说理的故事化正体现了庄子哲学的恒久魅力。因此,就《庄子》叙述的孔老关系言,用实证方法考辨其真实性固然重要,但即便将其视为寓言故事,同样具有独特的思想价值,因其展现了庄子对孔老思想之关联性的认识,以及庄子学派关于百家之学同根同源、相通相融的理...
汪洋辟阖:《庄子》的语言特色
广为人知的是《庄子·秋水》中的“鱼之乐”故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千古名篇《庄子》10句经典名言,句句蕴含人生大智慧
庄子在《庄子·齐物论》中提出了“齐物”的观点,即万物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他通过辩证的思维方式,揭示了事物的相对性和变化性。庄子认为,人们往往因为自己的主观偏见和固执己见,而对事物产生错误的认识和判断。因此,他提出了“以物观物”的思维方式,即抛开个人的主观偏见和固执己见,以客观的态度去观察...
读庄子《秋水》,你的人生也会改变
庄子在《秋水》里,就将认知和生活的故事,讲清楚了(www.e993.com)2024年11月11日。01用熟悉的方式,去看待熟悉的生活,那我们看到的,可能永远都是熟悉的那些东西。渐渐的,大概我们也会觉得,人生就是这样了,世界就是这样了。可是突然有一天,如果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那我们的人生,可能会因此发生巨大的变化。
《庄子》认识论的逻辑建构
“大道不称,大辩不言”是庄子的基本观点,所以“不称”“不言”,是因为任何概念语言都蕴含主观判断的元素。所以《齐物论》说,我与你争辩,无论胜负,都不能证明自己辩说之理是“是”或“非”,更不能证明二人辩说之理皆“是”或皆“非”,因为你我的认知都具有主观性,二者“不能相知”。即使请求他人评判,人...
《庄子》:人生修行的高度,从他说的话就可以看出
这种顺应自然的态度,在《庄子·秋水》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得道者深知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因此他们的言辞也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三、超越物欲,追求精神自由庄子在《逍遥游》篇中描述了得道者超越物欲、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他们的话语中,往往透露出对物质世界的...
向秀与郭象的“著作权案”:因注释《庄子》引起历史公案
比如《庄子·秋水》写道:“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意思是,牛马四条腿,是牛马天生的,是牛马“自然”的。为了便于驾驭,给马套上了笼头,给牛穿了鼻子,这就是人为的了。如此看,儒家的礼法就是对人性的“人为”。
要小心在“习以为常”中丧失自己——读《庄子百句》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庄子·秋水第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