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所认同的一些核心理念是稳定不变的
再说,儒家大学之道所包含的三纲八目,只是为中国传统士大夫展示了修身起点与最高目标以及达到这些目标的具体步骤,并没有说格物、致知等这些过程很容易。根据这些材料来看,严复的认识论明显偏向悲观主义。严复的翻译追求“信达雅”,他的译作不拘泥于原著的字比句次,往往对词句有所调整,加之中文原本很难百分之百地对...
上了大学就好了,现在都不灵
从高中升入大学,人们或多或少会经历想象与实际的偏差,会遇到和大家切身利益、情感、需求相关的矛盾,而当我们了解大学的现实,留意这些容易被忽略的真实课题,才更容易转换思维,去靠近和抵达,把外在的资源内化成自己的能力。这也是南风窗策划《大学之道》封面报道的初衷。它面向准大学生、在校大学生、学生家长、大...
密云区实施“八个提升行动”,迈进课程改革年|教学|语文|思政|足球...
公正思维习惯的培养融于课堂教学之中,思维谦逊主要抓尊重、倾听;思维勇气主要抓自信心;思维坚毅主要抓持续的思考动力;思维自主主要从“变式性”思维抓起,防止出现思维依赖;思维正直主要从思维的批判性(审视和质疑)抓起,强调发言有依据,不主观;思维的换位思考主要抓思维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态度、价值、品格等;对推理的...
古人谈读书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蕴含着怎样的学问?
曾子在《大学》中深刻阐述了学习与修身的关系,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亲即新),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曾子关于学习的观点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他谈了两层意思:一是学习的根本目的。他认为,大学学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曾子在《大学》中深刻阐述了学习与修身的关系,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亲即新),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曾子关于学习的观点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他谈了两层意思:一是学习的根本目的。他认为,大学学习...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涵养温暖向上的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www.e993.com)2024年1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与师生座谈时,曾引述这句古语,并语重心长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这番话意味深长,在当前喧嚣的时代语境中,尤其值得深思。重温大学之道,不忘树人之本。当人们为一些大学生成为...
人民日报:以“大学之道”烛照青年心灵
作为高校共青团工作者,习惯上,我和我的同事常被称为“学工老师”,是直接与青年打交道的群体。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多年,我体会到,做好青年工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架好桥梁,让教师成为青年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以“大学之道”烛照青年心灵。
金耀基|大学之道:省思现代大学之理念
基本上讲的是德性的学问,是一种“希圣希贤”──希望做圣人,希望做贤人——的学问,讲得白一点儿就是讲做人的学问。我们说“读圣贤书,所为何事”就是这个意思。古代的经书,大多可以视为一种“价值之学”,是讲价值的学问,是讲“大学之道”所说的“明”“止于至善”的学问。我退休之后,有了时间看DVD,我总算...
陈平原|我的教育理念及实践
我当然重视像《中国大学百年?》(《学人》第十三辑,1998年3月)、《大学之道——书院与二十世纪中国教育》(《岭南学报》新第一期,1999年10月)、《传统书院的现代转型——以无锡国专为中心》(《现代中国》第一辑,2001年6月)、《大学排名、大学精神与大学故事》(《教育学报》2005年第1期)、《文学史视野中的“...
中青报:课堂炒股 有违大学之道
当然,在更大的图景中看,大学价值的摇晃和错乱,有更深层次的结构性原因,而上课炒股及其在话语上的合理性,却无疑是一个很值得深入剖析的症候。其实,对“大学之道”存有混乱认知,又何止是那些涉世未深的年轻人?站在讲台上的“知识分子”,实在应首先叩问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