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丨《道通为一:宋徽宗<老子>注与道家哲学》
在基本的思想内容中,“道通为一”是理解宋徽宗所释宇宙论的关键,其具体内涵在于道通有无为一。宋徽宗继承了王安石“有无之体用皆出于道”的观点。他认为:“道复于至幽则小,而与物辨;显于至变则大,而与物交。”“与物辨”显明的是本体与现象之别,“常”与“非常”之差异,是“常无”之体现;“与物交”...
武当山杰克道长:道家经典武术有哪些?
5.青城派武术青城派是道教内丹修炼的派别之一,其武术注重内功修炼和养生保健。青城武术的技法包括拳法、掌法、腿法、剑法等,强调内外合一和身心的和谐。青城派武术的练习不仅有助于增强体质,还能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和调节能力。6.崂山道教武术崂山道教武术是中国传统道教武术的一个重要门派,是崂山道教文化的重要支柱...
庄子思想的危害是什么?高维度的思维,拯救不了俗人
任何哲学观点都是因为别有用心的人对它进行恶意解读,所以被赋予危害性。毒的根源是部分读者没有自己的思想,稀里糊涂地全盘接受他人的解读。作为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很厉害,他的水平丝毫不输老子。但是老庄二人的观点除了汉初“无为而治”和魏晋南北朝有过短暂的运用,此后两千年里,一直处在边缘位置。这绝不是...
老子的最后旅程:揭秘古代哲学家的神秘消失
另一种观点则是基于历史文献的考证,认为老子的消失可能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老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那是一个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各种思想和学派都在寻找自己的发展空间。老子的思想可能受到了某些势力的排挤,他的消失也许是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自由。在道教中,老子的消失被赋予了神话色彩,认为他得道成仙,成为了...
杰克道长:道家思想与武术
1.道家倡导“不争”,武术家秉持不轻易与人争斗、不恃强凌弱的品德,将武术用于自卫和正义之事。2.强调“知足寡欲”,使习武者不被名利所迷惑,保持平和的心态,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升华。总之,道家思想丰富了武术的内涵,使其不仅仅是一种身体技能,更成为一种蕴含哲学智慧和道德规范的文化体系。然而,需要指出...
苏轼美学思想与书法艺术的融合——“三教合一”视角下的旷达超脱
同时,道家思想,特别是老庄的自然无为、超然物外的理念,在士人中广受欢迎,促使人们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和谐共生(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佛教,尤其是禅宗的盛行,强调顿悟成佛、心性修养,对宋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三教合一”的趋势,不仅丰富了宋代文化的内涵,也为苏轼兼容并蓄的个性和多元化的艺术创作提供...
张呈忠评《荆公新学研究》|内圣外王的思想体系及其历史命运
著者特别重视对王安石思想中道家成分的挖掘,认为“王安石绾合内圣与外王的思想资源,主要来自道家,而非禅宗”(18页),由此批判了余英时认为荆公新学形成过程中主要是假借佛教的观点。通读此章可以发现,王安石受老庄思想影响,首先表现在对“道”的认识上,《庄子·天下篇》中悲叹百家往而不返,道术将为天下裂,王安石也...
高华平:道家的文化基因——先秦道家与上古的氏族、部落及国家
一、《汉书·艺文志》所著录道家著作的地域特点现代学术界的研究认为,先秦道家的发展可根据其思想特点分为南方老庄道家和北方黄老道家两派。而《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全部道家著作,不仅反映了先秦道家思想不同的学派特点,还明显反映出先秦道家学派产生的地域性特征,即这些道家人物和著作主要产生于宋、卫、陈、郑、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公益慈善思想略论
道教思想家葛洪在其著名作品《抱朴子》中也明确指出公益慈善是得道长生的必要条件:“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抱朴子内篇·微旨》)。道教文献《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等都是著名的劝善书。如《文昌帝君阴骘文》上就说:“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人能...
焕发中国经典哲学的时代活力——中哲史学会2024年会纪要
早期道家和道教经典,其生命哲学思想主要是围绕治身和理国两个维度展开,历经“三变”,即由“摄生”而“卫生”,由“卫生”而“学生”。道教文献中蕴涵有深刻而契合百姓日常生活的生命哲学智慧,凸显了道家对个体生命处境的关怀与生命伦理思考。程志华教授提出,儒学史上曾出现五种人性论,即“性有善有恶论”“性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