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后天热怕上火,试试这款甜品,清热降火又解暑,健康无添加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史上最简单的冷饮——龟苓膏,龟苓膏和凉粉很相似,但这两者并不是同一种东西,龟苓膏可以算是中药性质的一种饮品,它主要成分有龟背,还有一些中药材,金银花、罗汉果、甘草、菊花、蒲公英等等,龟苓膏是比较温和的,老少皆宜,还有清热祛湿、降火除燥的功效,是非常适合夏天的一种饮品;家庭做龟苓膏和厨艺...
“入伏吃苦,苦夏不苦”,伏天多吃3种苦味食物,安康无忧过40天
俗话说:“入伏吃苦,苦夏不苦”,老一辈的常说,入伏之后多吃一些苦味食物,这个三伏天就不会觉得这么苦了,那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很多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碱具有消暑清热的作用,这也验证了“解暑不如吃点苦”的老话,三伏天气里吃些苦味食物,还可以增进食欲、健脾利胃、清心泻火,总之好处多多;那适合三伏天吃的苦味食...
今日入伏 三伏天怎么算? 西安16日到17日有较明显降水
15日:阴天有小到中雨,23~29℃;16日:阴天有中雨,偏北偏西区县大雨,24~29℃;17日:阴天有中雨,局地大雨,24~27℃;18日:小雨转阴天,23~32℃;19日:阴天有小到中雨,25~32℃;20日:阴天有中雨,26~31℃;21日:多云,24~35℃。今年7月15日入伏,比去年晚4天,气象部门表示,今年的三伏天又是“加长版...
出梅入伏,怎么计算的?今年什么时候出梅入伏?对生活有哪些影响
从夏至日开始算起,每过十天就会遇到一个庚日,数到第三个庚日即为入伏的第一天。以今年2024年为例,夏至节气在6月21日,通过干支历表推算,第三个庚日落在7月15日。因此,今年的入伏日期即为7月15日。这一天标志着盛夏酷暑的开始,这提醒我们需要提前做好防暑降温的准备。五、出梅入伏的人文历史1.历史渊源出...
今年7月15日入伏,比去年晚4天“三伏”的起止日期怎么计算
夏至大都出现在公历每年的6月21日前后一两天之内,今年夏至是6月21日。从夏至日算起,第一个“庚日(庚申日)”是6月25日;第二个“庚日(庚午日)”是7月5日;第三个“庚日(庚辰日)”是7月15日,于是7月15日就成了今年初伏(也叫头伏)的起始日。
今日入伏 这些看似养生的习惯其实是“养病”→
·初伏(10天):7月15日~7月24日·中伏(20天):7月25日~8月13日·末伏(10天):8月14日~8月23日这5个你以为的养生妙招可能在帮你“养病”!三伏天应该如何正确养生?一起来看看吧↓1三伏天有哪些养生误区???过度温阳:夏季通过吃姜、喝伏羊汤来养生,是很多人的习惯,但如果你是湿热...
入伏天气还算温和,新一轮高温蓄势待发
申城今天的雨水总算是有所消停,今天起申城进入三伏天,不过天气还算缓和,没有40℃的高温下马威,反倒是清风拂面,最高气温也止步32℃,算得上是一个凉爽的夏日了。南京路步行街上的人气很高,行人们大都轻装上阵,没有大太阳,不用吃力地撑着阳伞,行走穿梭在树荫和屋檐下,相对还是比较舒适的。
明日入伏!今年“加长版”三伏天会更热吗?
那么,三伏天持续时间如何计算呢?潘小清解释道,我国古人采用“干支纪事”的办法计算,天干有10个,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因此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每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立秋后的第二个庚日出伏。庚日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也不尽相同。初伏和末伏的时长是固定的,均...
今日入伏!三伏天吃什么,如何防暑?家长带孩子学起来
“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7月15日正式入伏,今年的“三伏”又是40天。从2015年至2024年,已连续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所谓“三伏”,指的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大约在每年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下旬,正好处于小暑与处暑节气之间,天气最为炎热。待到暑退出伏,早晚才渐有凉意。
今日正式入伏!医生提醒!
今日(7月15日)正式入伏酷热难耐的三伏天来了!所谓“三伏”指的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三伏养生今年三伏天是40天,这是连续第十年的“加长版”三伏天。按照历法计算,今年初伏为7月15日至7月24日;中伏为7月25日至8月13日;末伏为8月14日至8月23日,共4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