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古代打仗耗费粮草,难道不打仗就不吃饭吗?
2022年10月28日 - 网易
战国时期孟子有这么一句话:“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那时候亩相当于现在三分之一亩,每亩田的产量也就一百斤的样子,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国家数年来积蓄的粮草,难以支撑起一场大战。比如长平之战,赵王之所以用赵括换下了当乌龟的廉颇,主动出击,盖因为赵国的粮食已经吃完了,支撑不住几十万大军经年...
详情
对中国古代民本经济观的传承与超越(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2021年11月29日 - 人民网
孟子一生推崇仁政,详细描绘了施仁政的美好愿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古人的这些论述,体现了民本经济观“富民”“养民”的理想蓝图。其中,《礼记》中描绘的“小康”社会成为历代中国人孜孜以求的梦想...
详情
古代法家创始人李悝在魏国做了哪些改革,使魏国变得如此强大?
2020年11月14日 - 网易
除了山和湖泊,还有适合人居住的共占三分之一外,可以开为田地的尚有六万顷,也就是说有六百万亩地可以进行耕种。如果“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不勤,则损亦如此。地方百里之增减,辄为粟百八十万石矣。”因此,治田勤与不勤,直接关系到粮食的产量和人民的生活,也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政局和社会的稳定,他认为国家要...
详情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民生【5】
2016年8月25日 - 人民网
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于是,他勾画了男耕女织、长幼有序、不饥不寒、有养有教的理想社会的蓝图:“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