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创意写作:从书桌的缝隙里看见云
新时期以来,有诸多高校为文学创作人才的培养作出探索。早在上世纪80年代,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就曾联合举办过数届“文艺学·文学创作”研究生班,是谓这一领域的拓荒性实践。莫言、余华、刘震云等人从“两院”走出,他们在读期间接受了一系列科学性与艺术性兼顾的课程,创作出《透明的红萝卜》《在细雨中呼喊》...
独家| “让故事再发生”——中国现代文学馆第十一届客座研究员问答
姜肖:我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青年教师,学术兴趣目前有三:一是上世纪80至9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相应开设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二是文学与媒体理论,相应开设当代文学与传媒研究课程;三是当下青年作家、青年文学观察,相应开设当代新锐作家作品研究课程。赵天成:现在供职于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主要研...
《耘:每当有人醒来》:在莫言余华等名师的指导下,唤醒年轻人身上...
近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举办的“青年写作能力的养成——《耘:每当有人醒来》北师大文学创作方向研究生作品研讨会”于京师学堂第五会议室召开,莫言、余华、苏童、欧阳江河、西川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教授李洱及多位学者、专家共聚一堂,研讨来自北师大青年写作者的这部作品,并探讨青年...
研讨|文珍作品中的孤独和爱予
从个人角度来看,北京作协副主席乔叶也表示,文珍对于男性的表达偏于自我想象,那种羞涩、脱俗,显得过度清洁,缺乏泥沙俱下的力量。北师大文学院青年教师姜肖站在同时代读者的角度说,文珍的作品世界中包含了当代人情感结构里两个非常重要的也是显在的哲学命题,就是孤独和爱予。《十月》杂志执行主编季亚娅看到了文珍笔...
【圆桌派】神话志怪传统的继承与新变
姜肖(北师大文学院青年教师):所谓“志怪”文化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这种对神秘性的自由想象普遍而恒常,它消弭着线性时间的认知维度。但若按照霍布斯鲍姆对民族主义的思考逻辑,民族文化传统由于集体性需求而被发明,它关乎着时代与人的纠葛。百年中国新文学,“志怪”作为一种潜在因素,跨越了两次文化断裂带,在本土启...
乡土经验对“70后”作家意味着什么?
姜肖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青年教师姜肖给出了“记忆的人类学”、“交叉经验”和“情感的总体性”三个关键词(www.e993.com)2024年11月9日。在她看来,徐则臣的小说不仅承继了新文学史的“乡土中国”与“走向世界”之间矛盾的主题,而且提供了一种书写的自觉,即人类学的记忆经验,是倾向于从具体的个人的生命经验和困惑出发,用个体的经验需理解他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