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关系?如何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平衡?
这需要政府和市场共同发挥作用。政府要制定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需求,同时推动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比如,在财政政策方面,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投入,既拉动了需求,又促进了供给侧的优化。市场则要充分发挥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提高供给的...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考点汇编
1、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调整的是社会总需求2、财政支出代表的是社会总需求;财政收入代表的是社会总供给例三.2023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长4.5%,高于市场预期,但增长主要是恢复性的,内需依然不强。未来一段时间,宏观政策依然需要保持一定力度,以保持经济增长的势头。以下政策措施传导路径正确的是()A.经济建设支出...
长城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
这里依据的理论是著名的封闭经济体下的IS-LM模型和开放经济体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在封闭经济体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可以扩张或削减需求,但主要是维持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这样的内部平衡上,无法兼顾外部平衡。比如我们在《中国财政乘数估算》和《中国货币需求函数》中研究发现,如果没有货币供给量增长的帮助,财政乘数只...
...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
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会议强调,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要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
卢锋:强供给与弱需求,中国经济如何再平衡?
第一,宏观调控政策力度需适度加大,并在实施策略上根据经验加以调整。我觉得宏观政策中最重要的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中国的货币政策的特点是,总量和结构工具中较重视采用结构性工具,在价格和数量手段中侧重采用数量性手段。应对现实总需求偏弱形势,货币政策需适度增加总量积极调节力度,更充分利用总量...
盛松成:关于财政和货币政策支持消费的几点思考
消费市场的稳健增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供需两端协同推进(www.e993.com)2024年11月22日。在需求端,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精准施策,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消费信心;在供给端,则需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丰富消费供给,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只有当供需两端形成良性互动,消费市场才能逐步企稳并迈向高质量发展。教授...
...主任尹艳林: 当前既不是通缩,也不是“流动性陷阱”,而是需求不足
尹艳林表示,我国经济整体正处于自然恢复过程,已稳步迈上复苏轨道。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对于当前较低的物价,尹艳林认为,这既不是通缩,也不是“流动性陷阱”,而是需求不足的表现,是阶段性现象,未来一个时期市场...
财信研究评5月货币数据:政策加力扩需求必要性增强
一方面,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是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给,进而实现物价、经济增长、就业等政策目标的前提。但国内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传统信贷“发动机”如房地产、基建等资金密集型领域的信贷已趋势性转弱,新的贷款“发动机”体量有限且直接融资与其发展需求更适配,无法弥补信贷缺口,导致有效信贷需求不足问题或是转型期特有...
专访卢锋:“供强需弱”不平衡仍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需针对...
就宏观政策中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而言,应对现实总需求偏弱形势,货币政策需适度增加总量积极调节力度,更充分利用总量和价格手段尤其是利率工具。在财政政策方面,这两年中央一直强调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我认为,“适当加力”就是增加总量,“提质增效”就是合理结构。虽然财政赤字率和债务率近年趋势性增加,我们...
开局首季问大势——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
无论是需求政策还是供给政策,无论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还是结构政策,无论是发展政策、改革政策还是社会政策,都要把控好“度”,既不过头,也防不及。即使方向正确、政策对路,一旦用力过猛,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酿成风险。比如,恢复房地产市场正常运行,去掉一些不合时宜的行政手段是必要的,但假如搞大力度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