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成网络名句,苏轼:我原句更高明
其实,“乡”代表着一种意象,指的是当一个人彷徨无助、恐惧担忧时,给人以抚慰与支撑的载体。可以是人、事物或是环境,让胆小受伤的心灵找到栖息地,即心的归处。对于柔奴来说,王巩便是她的心安之处,王巩的情更是让她在岭南这个烟瘴之地能够支撑下去的重要力量。苏轼万万没想到,自己颠沛半生,竟然从一个歌姬处...
早读丨送上90个诗词常用意象,助你轻松读懂古诗词
1.柳:柳与“留”谐音,表眷恋不舍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佚名《送别诗》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晏几道《清平乐·留人不住》2.寒蝉:悲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3.双鲤:书信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李商隐《寄令狐郎中》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9首仙逸诗词,邂逅千年的唯美深情
苏轼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一个人手拿竹杖、脚穿草鞋,置身风雨中徐行的场景,寓言般地表达了面对人生逆境时的豁达态度。词人借自然界的风雨变幻,映射出人生的起伏波折,并以“竹杖芒鞋”和“一蓑烟雨”的形象,展示了其不畏艰难、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结尾处回首往昔,将一切风雨视作平常,无论外界如...
90个诗词常用意象,读懂一半,轻松读懂古诗词
13.菊花:坚强,清高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寒菊》14.烂柯:指岁月流逝,人事变迁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5.梅花:自强、高傲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16.松树:傲霜斗雪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刘桢《赠从弟》...
90个诗词常用意象,读懂一半,轻松读懂诗词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89.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90.灞陵:长安郊外,多是送别之地。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李白《忆秦娥》...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28句一眼万年的神仙诗词,满满的灵气
——宋·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历经万里归来,面容反而显得更加年轻,微笑间犹带岭南梅花的芬芳(www.e993.com)2024年12月18日。有人问起岭南的生活是否艰辛,你却淡然回答,心安之处便是故乡。——苏轼借友人寓娘的回答,抒发了豁达的人生观,将生活中的困苦与磨砺化作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传递出随遇而安、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10首狂放诗词,仙风道骨
说起“狂”我最喜欢的就是就是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我所遇的事情何其坎坷,在雨中行走,算什么?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谁怕呢?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中有一种“狂”:...
青溪归路直,乘月夜歌还。46句潇洒自由诗词,忘却人间烦恼净逍遥
胸中蕴含浩然正气,任凭那千里长风任意吹拂。苏轼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个人内心坦荡磊落,与天地自然合一的旷达情怀,以及身处逆境仍能保持积极乐观心态的人生哲学。09、出门一笑,月落江横,数峰天远。——宋·张炎《烛影摇红》出门时轻松一笑,只见月已西沉,江面宽阔,远处几座山峰融入天际。诗人以开阔的景致烘托出自...
穿越千年,去《定风波》里遇见苏轼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苏轼。多元化的视角解读、多维度的情感探析、多元化的视觉呈现,让《定风波》尽可能地展现出一个完整而充实的苏轼形象。纪录片并未局限于采访解说配合实物资料拍摄的传统制作模式,而是选择在意象丰富、充满中式美学的模拟场景中展开生动鲜活、情感丰沛的角色演绎,艺术化还原千年前的历史...
纪录片《定风波》开播:解读苏轼
你眼中的苏轼是什么样子的?《定风波》海报在纪录片《定风波》中,他是年纪轻轻就名满天下,写下千古名句“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的才华少年;是与发妻情深意重却未能白头偕老,满怀“十年生死两茫茫”悲恸思绪的有情郎;是亲力亲为重修杭州六井、治理西湖,年过半百仍躬身入局,带领百姓抗击洪灾、蝗灾、饥荒和瘟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