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Bulletin | 全球变暖影响下青藏高原湖泊效应降雪呈增强态势
秋冬季节,当冷空气经过相对温暖的未冻结湖面时,通常在湖泊的下风区产生降雪,这种现象被称为湖泊效应降雪。湖泊效应产生的物理机制是,由于青藏高原独特地形的阻塞效应,中纬度西风急流在10月左右从青藏高原北部移向南部,并盛行于青藏高原上方的30°~35°N之间。西风急流南移的过程中伴随着冷空气的侵入,影响了数十个未...
【看世界】北方多地迎来降雪,白雪镶红墙,故宫角楼换“银装”
获得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是皮埃尔·阿戈斯蒂尼、费伦茨·克劳斯和安妮·吕利耶;化学奖得主为蒙吉·巴文迪、路易斯·布鲁斯和阿列克谢·叶基莫夫;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卡塔琳·考里科和德鲁·韦斯曼;经济学奖则由美国经济学家克劳迪娅·戈尔丁获得;文学奖被授予挪威作家约恩·福瑟。伊朗东部一小型炼油厂起火12月10日...
【地理概念】北极放大效应,“雪窝”---冷流降雪,山体效应__财经头条
其实在美国五大湖一带也经常出现强降雪,称为大湖效应,其实原理和冷流降雪很相似。深秋和冬季,冷空气经过五大湖水面,冷暖空气交汇,在大湖的下风向地区就会出现强降雪,像是去年圣诞节的时候美国伊利湖旁的伊利,降雪就非常的猛。大湖效应在世界其他区域的体现朝鲜半岛的西岸日本群岛西岸冬季,高空槽过后处在西北冷平...
特写1+1丨课堂上演“隐身术”,36中物理课走红网络
36中物理教师带领学生体验泼水成冰,感受物态的变化趁着前几天降雪降温,戴鹏又带领学生们体验泼水成冰,感受物态的变化。滚烫的开水在寒冷的空气中迅速化为水蒸气,细小的水蒸气又立刻凝化为冰晶,在空中画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精彩的实验引得同学们阵阵惊叹,同时对于固液气三态之间的转化,也有了更为具体的感受。...
有一种美,是冬日的潍坊
△雪后的潍坊植物园,在蓝天的沐浴下更显生机。△在奎文区九龙山庄小区一居民家中,记者拍摄到了美丽的冰窗花。作为冬日里一种美丽而神奇的物理现象,“盛开”的冰窗花充满了诗情画意。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孙树宝张沁张驰/文图通讯员:尹成刚金鑫...
【地理归纳】高考地理易错点突破、高中地理易混淆的40个概念,必知!
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在冷暖气团交界处形成大风、降雨、降雪、沙尘暴等天气现象(www.e993.com)2024年11月17日。区别——并不是每一次冷空气南下形成的冷锋都称为寒潮。23.地下水: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在国家标准《水文地质术语》中,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各种形式的重力水。根据地下埋藏条件的不同,地下水可分...
【地理归纳】高考地理中的地理效应、200条常考地理分界线大汇总
美国东北部的五大湖地区沿岸的降雪最为著名;日本的西海岸,我国山东半岛的北部,加拿大哈德逊湾南部等。例题大湖效应指的是冷气团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湖泊迎风岸形成雨、雪、雾等现象。北美洲五大湖区是全球大湖效应最典型的地区。左图为大湖效应示意图,右图为五...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推介:AAS(2024年第10期)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秋冬季欧亚大陆降雪频次年际变化的主模态及其背后的物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秋季降雪频次EOF1正位相的主要特征是中西伯利亚高原和欧洲降雪频次增加,而中亚降雪频次减少。冬季EOF1正位相主要表现为西伯利亚降雪频次增加,而欧洲和东亚降雪频次减少。秋季EOF1主要与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海...
【灾害地理】“白灾”的危害及防御、沙尘暴
沙尘暴是风蚀荒漠化中的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的共同影响。自然因素包括大风、降水减少及其沙源。人类活动因素是指人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对植被的破坏以后,导致沙尘暴爆发频数增加。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这是由于冬春季半干旱和干旱区降水甚少,地表极其干燥松散,抗风蚀能力很弱...
常识备考之暴雪考点汇总
暴雪,自然天气现象,指自然天气的一种降雪过程。暴雪发生的时段一般集中在10月至翌年4月。在黄河中下游及其附近地区,全年最大降雪量往往是在春季的“雨水”节气。暴雪的出现往往伴随大风、降温等天气,给交通和冬季农业生产带来影响。一、暴雪预警信号分为四种: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二、图标三、测定方法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