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寒武纪生物 追溯生命之起源 ——记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张志飞教授
此外,张志飞以古生物为例,基础地质学研究生精英式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对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各专业的研究生培养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对推进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改革产生了示范作用,对国内其他高校的地质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也起到引领作用,在历年全国地球科学高校论坛中均被邀请做经验分享;对推进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广...
中国能源学会油气地质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大会在...
院士专家主旨报告环节由西北大学地质学系主任张志飞主持,贾承造、赵文智、李阳、邹才能四位两院院士及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总地质师徐长贵分别做了“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前景与理论技术挑战”、“我国深层煤岩气成藏特征与发展前景”、“影响页岩油开发的地质与工程因素”“世界能源大势与超级能源系统”“一种新型的天然气资...
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实验教学和教学实验室建设研究项目...
各普通本科高校、有关军队院校: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实验教学和教学实验室建设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陕教高办〔2024〕8号)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公布实验教学和教学实验室建设研究项目立项名单的通知》(教高司函〔2024〕6号)有关要求,现将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和教学实验室建设研究项目立项名单...
西北大学张志飞教授为我院师生作报告
12月19日上午,西北大学地质学系主任张志飞教授应邀在J6-530报告厅为我院师生作题为:“寒武纪大爆发与地球海洋动物生态系统建立”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吕大炜副院长主持,地科学院相关专业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讨论。张志飞教授结合团队发展和地球科学认识等出发,从地球现代生物系统分类、生物生态系统划分及宜居地球等角...
西北大学两项科研成果入选“中国古生物学2020年度十大进展”
西北大学两项科研成果入选“中国古生物学2020年度十大进展”日前,中国古生物学会在南京发布了“中国古生物学2020年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西北大学舒德干院士、韩健教授等研究的“澄江动物群的核心价值:动物界成型和人类基础器官诞生”和张志飞教授团队研究的“寒武纪大爆发时期发现最早包壳窃食寄宿关系化石”两项...
南泥湾稻谷飘香迎丰收 “陕北好江南”地质环境有“奥秘”
原来,与周边土壤相比,南泥湾的黄土层下多出了一层黏性不透水层(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它形成于250万年之前的上新纪冰川时代,以一种古脊椎动物命名,叫做三趾马红土层。西北大学教授张志飞:大家都知道北方都比较干燥,一般是黄土地区,很难想象这个地方会产水稻,其实就跟地质背景有关系。我们看到这个地方,上面都是第四纪黄土,下面...
长庆油田累产天然气突破6000亿立方米 持续上产仍具潜力
西北大学教授张志飞:韩城是我们理解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层位非常重要的典型剖面。为什么?地层因为构造运动在这里抬升了。所以在哪一层产油、产气、产煤?完全按照我们的书一层层揭开,所以是解剖鄂尔多斯盆地非常典型的一个经典实际区域。奥陶纪是油、气形成的重要筹备期。奥陶纪开始于4.85亿年前,结束于4.43亿年前,盆地...
《自然》:猛犸象的灭绝应归咎于气候变化 而非人类的猎杀
据新华社昆明7月22日电(记者宋晨、金地):记者从云南大学获悉,由中外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在云南昆明附近一处约5亿年前的寒武纪“化石宝库”,发现了大量海洋生物幼体标本,更有罕见的卵化石。主导此项研究的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杨显峰博士告诉记者,这个新发现的远古海洋群落名为“海晏特异埋藏化石库”。目前,研究...
苔藓动物:地球生命拼图补上重要一环
苔藓动物复原图。(西北大学张志飞供图)近日,《自然》(Nature)杂志刊发了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团队的最新成果,我国学者在陕西省镇巴县的碎屑灰岩中发现了地球上已知最早的苔藓动物化石。化石证据揭示,苔藓动物门起源于寒武纪早期,这将苔藓动物的起源向前推进了至少5000万年。
2020年,澄江动物群等远古生物的谜题被解开
西北大学张志飞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对寒武纪大爆发时期海洋生物寄生现象起源进行了深入研究。此前古生物学家记述的寒武纪或更早的化石记录仅以少数几个化石或者印痕为依据,提出了窃食寄生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寄生现象;发现成群矿化虫管附着在成层原位生活的腕足动物壳体上,代表地球最早的包壳介壳记录,将包壳生态追随到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