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风靡的“的确良”,为何突然消失?
回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改革开放的风还没吹满整个中国。国内资源匮乏,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在这种情况下,棉花之类的天然纤维供应不足,多数人想要穿上棉花做的衣服都很难。那时候的衣服,大多是黑、蓝、灰颜色的,材质以棉麻居多,“缝缝补补接着穿三年”这种情况更是常见得很。不过呢,有一种叫d...
父子俩向界首博物馆捐赠藏品
“六一”前夕父子俩捐赠收藏品5月31日下午,界首市民代泽军带着儿子代杭承来到界首市博物馆,捐赠了一件精美的汉代(初步判断)陶仓和25张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各类票证。记者了解到,代杭承虽然年纪尚小,但在父亲代泽军的熏陶下,特别喜欢中国传统文化。这次他和父亲共同将家中收藏多年的物品捐赠给博物馆,与公众分享,...
吃定息→兑换券→打桩模子,闲话《繁花》之海派财经版(中)|小开|...
陶陶早年分配在菜场工作,后来辞职贩卖过外烟,那时贩卖外烟可不是单单卖香烟,烟摊头旁还有块硬板纸竖着“专收国库券、兑换券、各类票证”,也就是所谓的——打桩模子——黄牛。“打桩模子”,现在大家也是很熟悉——“朋友,外汇有吗?”,好像就在身边,很形象。其实二三十年前,电影院门口也有“打桩模子”,俗称“翻...
齐鲁晚报 -微报纸-2020年10月13日
*告别瓦房住别墅,老农成旅游达人*快给代表山东的“母亲林”舒平团队投票吧*单县“小文艺”演出下乡提升群众幸福指数A11版:身边*“2020山东抗癌明星评选”启动*山东健康科普大赛收到三千余篇投稿*家庭自测血压,这些知识你得知道*我献血我快乐10月5日,...
这些九十年代的票证退出了历史舞台,也成了那段岁月的永久记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实行计划经济,物质匮乏,生活用品短缺,城市居民过日子,离不开各种票证,当时生活类票证主要有粮油票及各种副食品票。“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吃饭是大事。当时居民用市粮食局下发的《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证》,到附近粮店买粮。供应分配是按照家里人口、年龄及是职工、学生等来发放的。记得...
【海上记忆】票证年代,“大户”“小户”这样准备年夜饭
海上记忆票证年代,“大户”“小户”这样准备年夜饭摘要:年夜饭吃点啥?当年由于处于计划经济年代,物质还相对匮乏每户人家按人口多少分大户和小户,四个人以下为小户,五个人以上为大户,大户的量比小户要多些(www.e993.com)2024年11月15日。记得蛋票只能买打碎调和过的冰鸡蛋,一般市民买回家后都用着煎蛋饺。而鱼票只能在带鱼、黄鱼、昌鱼中...
80年代的20个老物件,曾是六七十年代人的记忆,您认识几种?
粮票是经历过七八十年代的人的记忆最深刻的物件。凭票买粮,凭票购物的年代,一去不复返。克勤克俭的票证年代。第八种老物件:缝纫机八十年代缝纫机是婚嫁四大件之一。那个年代都是自己缝制衣服,所以缝纫机家家都是必备物件。曾经的奢侈物件,现在缝纫机却越来越少有。你还记得你家的第一台缝纫机的牌子吗?
五六十年代的这些老物件,你还记得多少?
朱华毅讲述七八十年代供销社的风光。舍不得扔的过期商品尽管随着经济的发展,供销社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可朱华毅依然选择站在漆色斑驳的玻璃柜台后,保护着旧时生活的回忆,并笑着招待每一位前来光顾的客人。在记者离开时,她一再表示,这家门店,她会一直开下去,直到干不动为止。(记者罗红艳)...
【海上记忆】票证年代,“大户”“小户”这样准备年夜饭
海上记忆票证年代,“大户”“小户”这样准备年夜饭摘要:年夜饭吃点啥?当年由于处于计划经济年代,物质还相对匮乏每户人家按人口多少分大户和小户,四个人以下为小户,五个人以上为大户,大户的量比小户要多些。记得蛋票只能买打碎调和过的冰鸡蛋,一般市民买回家后都用着煎蛋饺。而鱼票只能在带鱼、黄鱼、昌鱼中...
前方回忆杀!粮票、布票、工业券……你还记得这些彩色票证吗?
自1955年全国第一张粮票和肉票发行,百姓生活进入了长达近40年的“票证时代”。那时各类票证五花八门、名目繁多,几乎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总体而言,票证可分为吃、穿、用三大类。凭票购买的不仅仅是粮食20世纪60年代的解放碑20世纪50年代初,国家实行对粮食限量供应,城镇居民每户必须有一本“购粮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