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溯:刑法教义学的现状与展望
相较于前述学派之争,刑法的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在我国并未真正形成。我国的客观主义强调赋予客观的犯罪行为本身基本的、独立的意义,认为对犯罪的处罚应当与客观行为及其所引起的实害相称。而主观主义则对行为概念的重要意义表示怀疑,并认为刑事责任的基础不是行为而是犯罪人的危险性格,由此也体现出行为人刑法的特点。
一个更长的故事:关于历史知识客观性的问题
培根、洛克、贝克莱和休谟等哲学家对感官经验的强调,的确可以成为对历史知识的一种潜在辩护,但他们终究认为,历史学作为简单的经验描述,至多是构筑知识大厦的砖瓦,其本身并不是科学。唯理论者主张真理的标准是清晰自明的普遍观念,因此,他们对历史知识必定会采取与古代哲学家同样的轻蔑态度。笛卡尔认为,历史知识缺乏统一性...
具身认知思潮的兴起
因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学习的“回忆说”,认为学习不是从外部获得知识,而是学习者克服身体带来的障碍,恢复天国知识的回忆过程。这一学说虽然荒谬,但是却强调了学习者本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曾经给后世对学习的看法带来深远影响,但是这种学习观却导致了教育过程中对身体的忽略甚至鄙视,形成了一种身心对立的思想传统。近代...
刘擎许纪霖:社交媒体时代的知识分子与反智主义
在许多知识分子看来,人们的情感体验都是个别的、暂时的和偶然的,这是不重要的;重要的问题在于人类深层的理性结构,这就造成了知识分子(特别是强调理性作用的知识分子)与大众之间的认知差异。第三种是许多时候知识分子被认为脱离群众,对共同体不够忠诚,特别是在政治极化的时代。比如,霍夫施塔特在书中提到,1939年苏联...
新闻事实的本体结构与新闻客观性——基于批判实在论的解释
关于这一问题的回答主要有以下两类观点:一类观点认为,经验主义、实证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知识观,相信通过可靠的观察和经验材料可以获得客观事实,尤其是借鉴科学方法;另一类观点认为,科学理性精神渗透到新闻业并不是自然且必然发生的,新闻客观性的出现主要是外部社会文化力量作用于新闻业的结果。
高校立德树人实践的重要创新:王邵军 王莉莉等著《新时代高校实践...
实践思政强调了学生在思政学习过程中的自主能动性,学生充分运用多样的教学技术手段,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不同观点的碰撞在实践中检验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情况和应用能力(www.e993.com)2024年12月18日。通过实践思政大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对社会的认识更加全面、客观,优化了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了自主学习意识。
第二自然与自由——论卢卡奇对黑格尔第二自然概念的转化
借助于第二天性的概念,黑格尔强调在现代世界中存在着健全的伦理共同体(现代国家),在伦理共同体中,以各行动领域之间结构性平衡关系为前提,现代个体可以在自觉行动中达到主观自由与客观必然性的一致。借助于第二自然的概念,卢卡奇则强调在现代世界中伦理共同体已经彻底陷落。现代人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只是被外部理性...
任正非整风:加快对平庸干部的淘汰 百位员工直指管理核心问题
(1)基于以上一些场景统计分析审视,对非管理岗而言,以技术任职资格作为一个相对可以参考的基准(虽然任职资格也存在很多问题,但毕竟技术任职还是需要专业答辩与专业举证等要求,相对泡沫少一些),给出岗位职级升级/降级的建议,与本人沟通,如果本人有异议,可以采用类似“考军长”模式,进行公开技术答辩,是骡是马拉出来溜溜就...
“后真相”之下,是人们越来越抗拒“事实”?
霍尔姆奎斯特认为,绝对主义者或客观主义者满足于现状,认为批评是“负面、导致分裂的”(p.264)。绝对主义者在宣告普遍、永恒的真理的时候,并不考虑其社会和政治后果——他们低估了垄断知识的危害,几乎带上了威权的心态。电影《恐怖直播》(2013)剧照。
柯领:全人教育是最好的基础教育
只有“心”的教育,也只有从“心”开始,也就是只有人格才能把人的各种素质、知识与能力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由内而外地释放出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的力量。人格是“道”,是一种做人与做事的精神境界与气质,知识与能力是“术”,是一种做事的本领与技术;教育要以人格为中心展开,在培养“野性而又高贵”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