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了广州几十年,你都不知道这些常识?
据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中所记:“广州南岸有大洲,周回五六十里江水四环,‘河南’,非也……河南之得名自孚(杨孚)始。”屈大均否定了“河南”得名是由于位于广州珠江南岸的说法,认为“河南”得名来源于距今1900多年的东汉时期杨孚。杨孚是今广州市海珠区新滘镇人,在东汉章帝时期任朝廷议郎,曾提出“创业用...
2024年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附世界粮食日的由来)
导语: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今年主题:粮安天下,共建更好生活,共创美好未来。本周是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强法治保供给护粮安。2024年世界粮食日是哪一天时间:2024年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的由来1973年和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相继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粮食会议,以唤起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注意粮...
80岁前TVB绿叶不避讳谈自己身后事,透露名字由来跟广州街名有关
哎哟喂,听说了吗?那位80岁的TVB老戏骨冯素波,最近居然在社交平台上大方聊起了自己的身后事!这可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事情啊,毕竟在我们印象中,老人们总是忌讳谈论这些。但冯素波阿姨可不一样,她不仅聊得坦然,还透露了一个超级有趣的秘密——她的名字竟然和广州的一条街名有关!话说这位冯素波阿姨,可是TVB...
“天子南库”的广州十三行,在清朝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1822年,广州西关附近太平门突发大火,大火7天不灭,波及住宅1.5万余户,商行11家。大火熔毁白银多达4000多万两,“洋银熔入水沟,长至一二里”。被焚毁的商行是广东十三行的一部分,这些商行手握特权,官商通吃,富甲一方,时人称为“天子南库”。上图_1822年的广州十三行大火十三行的由来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
广州:九龙聚首的千年风水局与生生不息“帝龙脉”
广州的城市风水说法由来已久,民间素有“一片紫云南海起,秦皇频凿马鞍山”的说法。五经之一的《青囊经》说,“外气行形,内气止生,乘风则散,界水则止”。意思是,城市风水离不开“风”与“气”的对立统一关系。取用“生气”,风和水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风吹过来“生气”就散去了,遇到水时“生气”就停止...
读懂广州·粤韵丨新派粤菜出中山 中厨西艺香满城
广州,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一街一巷都有悠远的故事,一砖一瓦都有隽永的记忆(www.e993.com)2024年11月14日。《粤韵周刊》,与您一起领略这座城市厚重的记忆,领略两千多年包容开放的精神传统,领略绵延不绝的文脉书香;与您一起在历史的光照下,读懂今天,读懂广州,由此坚定文化自信。深中通道通车一个月,中山累计接待游客量...
“永庆坊”和“招商银行”背后的广州秘史
在多数人的生活里,用不到,也接触不到的字,却涉及到风靡广州的字体,爨体。你在逛永庆坊、广州博物馆时,会深究匾额的来历吗?它们,都是爨体!是日常存在但又容易被我们忽略的记忆。可它们又是怎么来的?为何不是我们熟悉的楷体、行书?号称中国最神秘的字体,爨体来源于现今仅存的两块爨体字碑刻。
千里共婵娟家国藉乡愁
“广州的中秋花灯由来已久,本地的文化也有很强的包容性。外地人在中秋观赏花灯,通过民俗活动融入广州的生活中,可以增加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感。”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潘剑明说。花灯用现代科技的力量丰富了美好寓意的传统节日祝福的表达方式,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则接通了华夏子孙与古老民族文化的血脉。泥彩塑...
广州元宵风俗可不止“吃汤圆”
此外,因广州话“灯”与“丁”发音相近,求子之俗也就与元宵灯火连接了起来。李调元的《南越笔记》载:“广州灯夕,士女多向东行祈子,以百宝灯供神。夜则祈灯取采头,凡三筹皆胜者为神许,许则持灯而返。逾岁,酬灯。生子者盛为酒馔庆社庙,谓之灯头,群称其祖父曰灯公。”...
迈向国际演艺中心!十大场所尽显广州“艺术范”
想要与艺术亲密接触,走进广州景区里的特色表演场也能体验得到。享誉盛名的长隆国际大马戏由来自20多个国家,横跨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共300余名马戏精英组建而成的演出团队献演,拥有全世界最大的马戏表演场馆,能容纳近7000名观众同时观看。23年来,累计吸引超过4500万观众前来观演,深受国内外观众喜爱,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