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研修|陈兵教授:佛教·佛法·佛学·学佛
四谛、十二因缘应该都要知道,六度应该都修,尤其是净土法门所讲的净业三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孝养父母……就是你要做一个好人,你要尽到世间、家庭、社会的责任。好人都做不到,想要提升到菩萨的境界,想要往生净土恐怕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要广泛地学习教理,永明延寿禅师叫做“万善齐修归净土”,就是只要有条件能...
佛教二十部必读经典 修士必看的经书
《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法中法界之根本经典,是佛教界公认的“经中之王”。《华严经》汉译本共有三种:一是唐贞元中般若的译本——《四十华严》;二是东晋佛驮跋陀罗的译本——《六十华严》;三是唐武周时实叉难陀的译本——《八十华严》,其中以实叉难陀的《八十华严》最为流行。《华严经...
佛法小知识52:十二缘起是什么?
理解、解释十二因缘一种常见的理解办法是从老死向无明追溯。老死的含义顾名思义就是老与死,也可延伸包含忧悲苦恼等,它是一个生命主体阶段结束或最终的结束。那么为何会有老死呢?因为有生,如同中国农家俗话所说“春生夏扎根秋收冬藏”,没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也就无从谈起。那么生又是从何而来呢?生从有来。
于一事一念间,见十二因缘
而无明在十二因缘中是第一位的,由无明,故有行,即业,一切有意的行为。但同时,无明也是在十二因缘里贯彻始终的,由无明,故有识,有受,有爱取有等等。因为这里的无明,其实就是对无常的无明,对诸法无我的无明,而十二缘起正是一套生灭缘起无常。但也是上文已经强调过的,无明并不是第一因或说终极因,佛法没有...
小乘佛教:是对三乘佛法中之“声闻乘”和“缘觉乘”的统称
小乘佛教也叫做“小乘教”,"小乘教法",略称“小乘”(Hinayana,音读“希那衍那”),是对三乘佛法中之:“声闻乘”和“缘觉乘”的统称。里面的“乘”是梵文yana(音读“衍那”)的意译,指运载工具,比喻佛法济渡众生,像舟,车能载人由此达彼一样。
宏明法师:佛教生死观与生命教育初探 以四谛十二因缘为中心
香海正觉莲社社长、香港观宗寺方丈宏明法师(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编者按:2018年10月30日,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海峡两岸暨港澳佛教分论坛”在福建莆田举行,香海正觉莲社社长、香港观宗寺方丈宏明法师向本次论坛提交论文《佛教生死观与生命教育初探——以四谛、十二因缘为中心》(www.e993.com)2024年11月14日。全文如下:...
十二因缘帮助我接纳自己
在十二因缘的学习中,导师帮助我们了解佛陀对于生命轮回及解脱规律的发现;通过学习十二因缘之间的相互因果关系,我进一步体会到缘起观念的重要性,理解到佛教所说的轮回的生命及其不同品质形成的缘由。从无明、行到识,这是轮回迷惑系统的建立,我们众生原来都是活在一念未觉之中,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无知区”,而且...
传印长老:佛法浅谈(图)
若此心能与平等大慈大悲、依正(此处的依,即净土;正,即佛陀。)功德以及万德洪名(南无阿弥陀佛)相应,即念佛法界也;能与菩提心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万行相应,即念菩萨法界也;以无我心,与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相应,即念缘觉法界也;以无...
佛教:《心经》,读懂经题,就算对佛法入门了!
譬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即为以“譬喻”和“教法”命名的经文,经题是对整部经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它的含义又体现在经文中。佛法讲传承,如手中的灯盏,师师相受,一直可以追溯到“人天师”,即本师释迦牟尼佛。我所学的《心经》,即玄奘法师所译260字版本,若我错解经义,断诸位善信慧命,愿背因果,堕恶道...
佛法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又用十二因缘,说明宇宙人生的现象,说明三世因果的循环,也说明了如何使此因果循环的现象消失。事物之间所发生的关系,名为因缘;先后之间所起的现象之关连,名为因果。因缘思想和因果思想,是一体的两种表徵,乃是佛陀思想的独特处,也是佛教的中心思想的中心。佛陀即以此因缘与因果,宣说了集谛和灭谛。为了灭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