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自然》专题:开创肿瘤研究新时代!12篇论文齐发,3D图谱揭示...
此次一共上线了12篇论文,来自美国、英国、中国等多家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们借助新技术绘制肿瘤演变中细胞、结构和分子特征的3D图谱,带来了有关乳腺癌、结直肠癌、胰腺导管腺癌、肾细胞癌、子宫内膜癌和胆管癌等六大癌症的详细数据,提出了多项新发现。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丁莉教授是旗舰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正如她在...
阿里达摩院最新研究:从故事到视频,智能体驱动的进化系统|大模型论文
1.达摩院新研究:从故事到视频制作,智能体驱动的进化系统最近,智能体和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阿里达摩院提出了一个关于故事到视频制作的智能体驱动进化系统——AesopAgent,它是智能体技术在多模态内容生成方面的实际应用。该系统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集成了多种生成功能,因此个人用户可以轻松利用...
癌症相关重磅研究最新进展(2024年3月)
1CellRes:北京大学杨竞团队揭示癌细胞劫持神经系统的机制2024-03-14报道,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竞团队在CellResearch期刊发表了题为:MultiplecancercelltypesreleaseLIFandGal3tohijackneuralsignal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并证实了多种癌细胞类型通过释放两种细胞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LIF...
中国科学家克隆猴技术取得突破,存活时间首次超过两年
IT之家1月17日消息,来自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在克隆技术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他们克隆的一只猕猴成功存活了超过两年,成为史上存活时间最长的从成年细胞DNA克隆出的灵长类动物,相关研究论文已于1月16日发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期刊。该研究的研究人员包括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孙强研究员...
瞭望·吾心吾乡|罗利军:把论文写在国情里
他的团队建立了国际先进的作物抗旱性研究平台;构建了栽培稻节水抗旱核心资源;鉴定克隆了50个抗旱相关基因;选育出包括籼型、粳型、常规和杂交四个系列的节水抗旱稻新品种(组合);通过国家审定,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老罗的研究成果,是理解了土地后的回报。在他看来,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也是把论文写在国情里,写...
瞭望丨罗利军:把论文写在国情里
他的团队建立了国际先进的作物抗旱性研究平台;构建了栽培稻节水抗旱核心资源;鉴定克隆了50个抗旱相关基因;选育出包括籼型、粳型、常规和杂交四个系列的节水抗旱稻新品种(组合);通过国家审定,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老罗的研究成果,是理解了土地后的回报。在他看来,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也是把论文写在国情里,写...
《世纪》杂志 | 李载平白手起家研究基因工程的往事
科学的发展提出了对技术的要求,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科学的发展。第三,特别强调交叉学科。科学发展最快的都是在一些新领域,新领域的突破往往得济于交叉学科。正是在严师曹天钦的指导和培养下,李载平快速进入了生物科学的研究。图|1993年,李载平(右)与沃森教授在冷泉港实验室合影(陈惟佳摄)...
拜登签署“关于美英澳海军核推进合作拟议协议”的备忘录
中美联合研究团队开发出鉴别AI生成论文的新算法据TechXplore网8月5日消息,中国合肥工业大学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顿分校联合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名为“xFakeSci”,可鉴别出人工智能生成的科学论文。研究人员发现,人类研究人员和人工智能在撰写论文的目标不同,人类研究人员的主要目标是如实报告科学实验中的发现,而人工智...
清华大学教授黄民烈:如何把大模型“调教”成我们放心的样子
此外,团队还研发了能够弥补人写Prompt与模型更能理解的Prompt之间差距的黑盒提示优化(Black-boxpromptOptimization),团队还在自动修正模型弱点方面做了大量研究,通过该方法来改进模型的潜力。未来,团队还将在Rewardfunction鲁棒性、HumanAI协作和识别新风险等方面继续研究。
《自然·电子学》发表南理工在物理不可克隆安全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
原标题:《自然·电子学》发表南理工在物理不可克隆安全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近日,南京理工大学在《自然·电子学》(NatureElectronics)发表了题为“PhysicalUnclonableFunctions”的学术论文,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高艳松为第一作者,这是南理工在《自然·电子学》发表的首篇信息安全领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