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看尽中国“商朝”历史上17世30帝王简介,见证殷商的兴衰发展
仲丁六年(公元前1342年),夷族中的蓝夷进攻商朝,首次面对雅利安人这些金发蓝眼的入侵(当时的商朝人见到这些雅利安人,因为他们的眼睛是蓝色的,所以才形象地称呼他们为“蓝夷”),仲丁便派了商朝的精锐部队迎头痛击了“蓝夷”,但仲丁本身的势力受到重创,这可以说是商王仲丁最突出的历史功绩,被载入史册。仲丁在位13...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殷墟新馆:来赴这场千年之约
“1991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殷墟花园庄东地一编号花东H3长方形窖藏进行考古发掘,出土龟甲与兽骨1583版,其中689版契刻2250余条商王武丁时期的占卜记录。”于成龙介绍,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曾荣获199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也是迄今为止,殷墟甲骨文的三次重大发现之一。而那些占卜记录,正是一本尘封着...
殷墟 一座博物馆和它幕后的故事
如今,站在殷墟博物馆三楼的观景平台,可以清晰眺望整个殷墟遗址,亘古斜阳被包裹在黄沙色的雾气里,洹水静穆无声,先商遗土在脚下铺陈,人也仿佛亲身步入了一幅广袤的历史地图。从1.0到2.0赵清荣专业学习考古,学生时代便对“后岗三叠层”产生了浓厚兴趣,毕业后,也是冲着“后岗三叠层”来到安阳博物馆工作,到安阳不久...
看可爱中国 启梦想新程
在厚重历史中赓续民族文脉中华文明的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是中华民族不能离开的精神家园。今年《开学第一课》开篇便带领青少年回望传承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国文字学会会长、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黄德宽为同学们揭示了汉字的演变历程。斑驳的甲骨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字体的演变见证着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
权力的实践:商代城市空间布局的社会史观察
目前,在偃师商城、郑州商城、殷墟、东下冯商城、黄陂盘龙城、垣曲商城、洹北商城、新郑望京楼商城等诸多商代城址内部或城墙周围均发现了商人墓葬,但是除郑州商城、黄陂盘龙城、殷墟之外,其他城址内部所发现的墓葬多数为中小型墓葬,且多以“路土葬”或“居址葬”的形式分布在宫城或内城之外,尚未见到专门的贵族墓葬区。
王世民:1929—1948年,中国考古学的初步发展
这段时间进行考古工作最多的,还是李济主持的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以下简称“史语所考古组”),仅殷墟一地就在1928—1937年间进行了十五次发掘,累计发掘面积达四万六千多平方米(www.e993.com)2024年11月8日。开始发掘小屯遗址的时候,缺乏明确的工作计划和分辨复杂遗迹的能力,主要目标是寻找甲骨文。1930年,在国外专攻考古学专业的梁思永学成归来,进...
3天狂发100条视频!河南火了,河南人笑着笑着就哭了...
殷墟博物院郭沫若曾经写过一首诗:“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一片甲骨惊世界,蕞尔一邑震寰宇。”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因而殷都安阳排在中华古都之首少林寺少林寺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
殷墟:穿越三千年历史的传奇
90年前,人们对商王朝的认知仍停留在《史记》3000多字的记载中。考古改变了中国历史的撰写方式。1928年10月13日,中国第一代考古人董作宾在殷墟挥出第一锹。由李济、董作宾、梁思永等人担纲的殷墟发掘头10年,初步确认了安阳小屯村一带为商代晚期都邑。
刻写在骨头上的历史与故事 ——三册甲骨文图书阅读札记
比如,甲骨文的“人”是两划,各一长一短撇,很写实地把人类的形状描绘出来;甲骨文的“牛”,选用牛正面头像造字,可以清楚看到牛角、牛的脸以及牛耳;“目”这个字从甲骨文到小篆到楷书变化不大。《说文解字》说:“目,人眼也,象形,重,童子也。”这是在说“目”中间的两横是指眼中的瞳孔,即眼球,甲骨文有时...
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⑤丨殷墟考古需要一代又一代考古人的接续努力...
人物简介唐际根,江西萍乡人,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前首席研究员。曾主持发现埋藏地下3000余年的商王朝中期都城洹北商城,完善了商王朝的编年框架。推动并参与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取得成功。●文物最好的展示地就是在出土的地方,如果离开遗址,对文物的信息量是一个巨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