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多国限制粮食出口,对我国粮食安全影响几何?
魏百刚坦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期国际粮食价格确实有所上涨,粮食安全再度成为国际上的热点问题,对此我们应该冷静理性看待。他解释道,当前世界粮食供给是充足的,2019/2020年度世界粮食(不包含大豆)供给量为34.7亿吨,总需求量为26.7亿吨,期末库存近8亿吨,库存消费比近30%,从全球供应总量来看,不存在短缺问题。“近期...
余淼杰深度论文:中国经济总需求疲软的衡量与测算
结果表明:2008年后,中国外部需求长期疲软,但国内潜在需求的有效释放弥补了这一缺口,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是缺乏事实依据的;2020年新冠疫情的冲击削弱了国内有效需求,使中国总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呈现疲软状态,随着国内经济的复苏,这一问题将得到改善。因此,应将国内外市场潜力不断转化为有效需求,通过提振消费、带动投资、...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全球性大饥荒真的会发生吗
其中包括2000万严重饥饿人口、近1700万城市贫困人口,这些地区需要同时面对蝗灾以及暴雨洪水的威胁;在西非地区,有超过2100万人“将难以自食其力”,布基纳法索、马里等国还处于恐怖组织的威胁之下,会导致难民急剧增加;在南部非洲,“受疫情、极端气候和经济衰退等因素影响,津巴布韦可能成为全球粮食危机最严重...
冠疫情如何导致石油价格大跌?这种价格变动对全球经济有何深远影响?
综上所述,新冠疫情导致的石油价格大跌不仅反映了全球经济活动的停滞,也对全球经济结构和金融市场稳定性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全球逐步走出疫情阴影,石油市场的恢复和调整将继续是全球经济关注的焦点。
新冠疫情对全球宏观经济的影响评估 | 国际观察
强劲的消费和出口将有望支撑中国经济复苏。新冠疫情给宏观经济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WEO)中的预测与该金融机构于2019年10月做出的预测相比可以看出,全球因新冠疫情肆虐和为确保人们的安全所采取的措施而产生的经济损失。
中国经济在全球的影响力将继续扩大|中国观察
我认为,新冠疫情时期的异常情况夸大了中国GDP份额,尤其是中国贸易伙伴的高通胀和美国利率的大幅波动掩盖了中国稳步增长的经济重要性(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荣鼎集团选择的衡量指标(名义全球GDP)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商品和服务的实际产出以及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价格。由于新冠疫情对供应链和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美国和欧元区GDP平减指数的同比...
【八千字长文】邢杰:新数字游民浪潮汹涌,各方的变革与机遇!
3.0阶段──全球新冠疫情时期跳跃式增长。(2020年~2022年)正常三年这么短的时间不足以划分为一个阶段,但疫情对全球数字游民的发展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三年疫情时期全球数字游民人数从1000万人迅猛增加到后疫情2023年的3500万人,全球发放数字游民特别签证的国家和地区从6个急速增加到2022年的51个。(截止到2024年是65...
中缅边贸往来中的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基于云南省瑞丽市的调查研究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全球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叠加2021年缅甸政局突变,缅甸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受到严重影响,2021年缅甸对中国投资流量规模达到历史低点,仅为50余万美元。总之,缅甸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从小规模、单一领域到多元化、多领域的发展过程。随着两国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化,缅甸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有望...
刘锐、张明、龙小燕 | 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特征事实、理论演变与...
摘要:新冠疫情以来,全球经济体政府债务率大幅上升,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理论亦发生重大变化。相对于传统政府债务可持续性指标约束,新政府债务可持续强调在较低的利率水平下,政府只需关注债务利息支付比率即可。在此基础上,新政府债务理论认为在“低利率、低通胀、低增长”环境下,如果需要维持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则应保持政府...
2024全球经济展望: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引擎
不过,令全球万分担忧的又一次金融危机和大衰退并没有到来,美国经济在下半年似乎实现了所谓的“软着陆”,衰退阴影渐行渐远,令全球松了一口气。究其原因,三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使本轮经济周期发生了许多扭曲和错位,与以往的周期规律有所不同,美国私人部门对高利率的敏感性显著钝化,经济的复苏和挑战信号也不同步。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