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清明时节,韩翃心血来潮写了一首讽刺诗,竟被皇帝封为“神作”
他与钱起等人并称为“大历十才子”,其余才子们关系很好,唱和十分频繁,正如《唐才子传》里说的:“联藻文林,银黄相望,且同臭味,契分俱深。”(彼此赋诗于文士之林,银印黄绶,冠盖相望,互相气味相投,交情深厚),但韩翃与他们的关系很是冷淡,和诗也少得可怜,只有区区三首而已(韩翃平生赋诗171首)。韩翃在侯希逸...
清明节到了,赏春景写七绝4首,文艺范儿满满,领略诗词最大魅力
首句“春风吹雨湿征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清明时节春风和雨水的景象,同时暗示自己正在旅途中,春风吹雨将征衣打湿,给人一种清冷、凄凉的感觉。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清明时节的细腻观察,也展现了他旅途中的孤寂和思乡之情。接着,“客里清明又一违”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身处异乡,又一次错过了清明这个重要...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首诗,到底哪里有问题,为何问世后饱受争议
无论是诗的特点,还是整首诗的风格,都可以推断出《清明》的作者就是杜牧。可是有的学习者们认为《清明》一诗写的有点过于拖沓,显得“叠床架屋”。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本诗的题目已经定为《清明》,可是诗的开头仍然使用了“清明”两个字。七绝诗中总共才二十八个字,重复用掉了两个字,与诗歌追求文字...
白居易这首清明诗,独辟蹊径,闲适又惬意
这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绝句,写于唐朝元和年间,主要写了诗人在清明节的夜晚,独自步行在回廊中,欣赏着月色和花朵,听着远处的弦管声,表现出诗人的闲适心情。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多以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为主题。然而,在这首《清明夜》中,他选择了以描写个人感受为主,自己...
“清明时节雨纷纷”可能不是杜牧写的?!网友:涨知识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你知道吗?这首家喻户晓的《清明》作者可能不是杜牧据央视新闻消息,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研究馆员介绍,从唐代到北宋时期,这首诗都未出现在杜牧的文集中;《唐诗三百首》也未收录此诗;直到南宋末年,它才被划到杜牧名下。
年年清明一首诗
年年清明一首诗年年清明一首诗黎荔又近清明时节,花径里、一番风雨,一地残红(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这是追思先人的日子,心怀悲戚之人看待清明细雨,会赋予眼前淅沥一层悲凉。而乍暖还寒的清明,冰冷的细雨滴落肌肤,更加剧了触感对已植入的这种心理意象的响应。“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妇孺皆知的唐诗,此时此际...
罗隐:一首清明诗,叹尽何为生死无常,及时行乐珍惜当下才最重要
读书,品诗,看电影悟人生我是威评书影史01《清明日曲江怀友》唐·罗隐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经常听到一句话说:“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个会先来。”,所以有人认为,及时行乐珍惜当...
杜牧的《清明》是千古绝唱,改编成词、三言、五言诗后,依然很绝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春草萌芽,春花吐艳,春风轻柔,绵绵春雨笼罩着天地。每到这时,总觉得绕不过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的这首《清明》在古代众多描写清明的作品中,堪称“绝唱”,全诗意境悠远、清新明快,对后世影响深远。
怜君孤秀植庭中:李商隐写一株小松树,就是在画自画像 周末读诗
松树多姿,随便长在哪里,自有远意。又其细叶绵幂,清风无时,潇洒终日,夜里松风尤清,如弄琴瑟,如听远海。李商隐咏庭中孤松,“题小松”,诗题便楚楚可怜,植一株松树在庭院或窗前,为观看,为听风,皆是好的。李白在湖北安陆隐居白兆山时,南窗下有一松,他亦题《南轩松》为赠。诗用白描,写其柯叶细密,风声萧瑟...
读几首诗吧,让思念发出声响
每到清明节,人们都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名诗。读着这首诗,眼前便会浮现出一幅江南微雨中动人的景致——牧童、横笛、盛开的杏花、从乡村酒家飘出的酒香……图源:中国日报双语新闻前两句写雨中祭扫亲人之墓的行人,弥漫着淡淡忧伤。但诗人并未耽于这种情绪,接下来笔锋一转,祭扫完毕,人间的生活还要继续,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