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三峡24载,湖北巴东1500多人在沙洋过上幸福生活
村里组建的土家族艺术团表演的曲目《巴山汉水儿女情》《父亲》《六口茶》还上了中央电视台,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巴东移民和移民文化的关注。“沙洋人与巴东移民群体早已成为骨肉相连的一家人,大家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成为民族大融合的生动注脚。”长期关注三峡土家族村移民群体的沙洋镇文化站站长叶师红动情地说。
毛主席未见三峡竣工留遗憾:修成后,别忘了在纪念文章中提到我啊
李锐紧随其后,用半个多小时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他指出如果想要开展三峡工程,必须移民100余万人,以我国当前的国民经济状况是很难实现的,而且从地质情况及工程技术等方面考虑,现在开展三峡工程并不是最佳时机。林一山和李锐将自己的理由陈述完毕后,毛主席一时也无法拿定主意,因此让他们每人各自写一篇文章,三天后交...
值得收藏 | 黄奇帆的重组思路与实践经验,从上任之初的遭遇战说起
得益于多年形成的重组思路和实践经验,他将各种矛盾一一化解,并总结为7段有趣经历:打破烂尾楼僵局、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提标、李家沱大桥债务重组、公交集团转企改制、危险路段安装防撞护栏、消除动迁“尾巴”、实施三峡博物馆地下通道。*本文为CF40书系新著《重组与突破》引言。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CF40立场...
阔别七年:前市长首度深入解密重庆!
七、三峡博物馆地下通道始末2001年12月中旬的一天上午,我陪同书记、市长去人民广场附近,检查三峡博物馆的建设施工进度。三峡博物馆的前身为1951年成立的西南博物馆——在渝中区枇杷山,1955年更名为重庆市博物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三峡工程的上马和三峡移民的推进,三峡库区淹没搬迁过程中形成了大量文物,要集中搬...
长江六日_解放网,上观新闻
治水千秋业,故园割舍难。为确保三峡工程按期蓄水,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有关省市结对支援下,重庆、湖北库区自1993年始,历时17年搬迁安置130多万移民。其中,万州搬迁人数占移民总数的近五分之一。如何让移民群众稳得住、能致富,成为三峡库区的一道必答题。黄瑛所在的富康花园小区由多个地方的移民聚居而成。刚搬迁时,偏逢...
三峡移民“小庭院”里的“大文章”
三峡移民“小庭院”里的“大文章”李发英的庭院里葡萄枝蔓碧绿成荫(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郭晓莹摄中新网湖北秭归6月11日电(记者郭晓莹)初夏时节,在湖北省秭归县西陵峡村三峡移民李发英的农家小院里,葡萄枝蔓碧绿成荫,晶莹的果实挂满藤架。这片葡萄园是李发英移民搬迁后栽种的,20多年来,葡萄一直是全家主要的收入来源。随着...
幸福三峡系列报道①|悠悠山水写幸福——三峡后续工作助推移民安稳...
五土村三峡移民冯天琼和女儿樊利谈到现在的生活笑得合不拢嘴记者李先明摄曾经的未知与迷茫,化为幸福与希望,离不开三峡开发性移民政策,还有近年来三峡后续工作的扶持牵引。一个个三峡移民村,蜕变为美丽休闲村、特色产业村,一批批库区移民,乘着三峡后续政策的春风,阔步走上安稳致富路。美丽家园催生“休闲经济...
三峡移民:百万人口迁移的世界壮举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妇女报,作者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报全国唯一女性主流大报。女人的知己,男人的朋友。巾帼学党史107讲述人: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刘雪梅三峡移民:百万人口迁移的世界壮举2021年,是刘芳从重庆到浙江定居的第20年。20年前,带着简单的行李,刘芳一家从重庆辗转到了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定居。
三峡移民:幸福写在创造新生活的笑脸上
巨变还体现在三峡移民强劲的生存能力上,体现在他们创造新生活的笑脸上。万州已累计资助三峡移民接受中职学历教育3191人,就业率达95%;培训三峡移民6.58万余人,解决移民就业9.89万人,动态消除了移民家庭“零就业”;累计改扩建培训校舍11232.55万平方米,新建标准化实训楼及厂房73375.96万平方米,新增教学实训设备1936台(套);...
130万三峡移民写下光辉一页
在这点上,上海给三峡移民每人分配一亩责任田和一分自留地。“云阳的水稻耕种方法和习惯跟崇明不太一样,村里人就手把手教我们,还有帮工队帮着干活。”徐继波透露,如今,他们种着4亩田,每年收入有3500多元。崇明县三峡移民办一位负责人曾算过一笔账,每位三峡移民的补偿资金再加上国家补助是3万元,上海在三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