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稿人视角下的SCI及核心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
1.为SCI论文做足准备:记录科研过程、分析科研结果、可复现2.技术报告的非八股性:自由度高、一专多能/一书多用3.如何撰写之一:抓原理、列问题、找答案4.如何撰写之二:问题导向、分析第一、联系第一(五)审稿人视角下的SCI论文撰写诀窍1.“复习”:调研报告作引、技术报告打底2.“求不同”:练就“火...
论文被匿名校外专家评价不合格,4名博士生质疑专家不专业,厦大回应
评语第一句“文学地理学是近年逐渐兴起的一种研究路径,但是其有效性和规范性仍有待验证”,在卓艺看来反映了专家对文学、地理的认识有限。此外,其了解到的另三名同学收到的评阅意见中,有评语称“建议认真修改后提交答辩”,专家疑对论文完成答辩的情况并不了解。△受访者供图卓艺还向记者表示,自己的毕业...
论文盲审背后:985博导勇敢发声,揭露不为人知的专家恶意!
一方面,部分专家只从自己的固有立场与观念来看待别人的论文,将主观偏见渗透到对论文的评审中,没有根据学生论文本身来客观判断。另一方面,将评审论文完全看作不得不做的任务,对于学生的论文并未全面而认真地阅读和理解,以个人的直观感受、甚至主观联想来给出评阅意见和评审结果。所以,不少导师和学生拿到评审结果的一刻...
被学位论文盲审“误判”卡住的硕博生 | 深度报道
最后一份专家意见的结果出乎陈亮的预料:总体评价为一般、评阅结果是大修改。根据学校规定,如果出现“大修改”的评阅结果,需要修改30天以上,并再送原专家评阅。30天的修改时间,意味着让陈亮无法如期毕业。此外,这位专家的《评阅意见》表达了对陈亮论文题目定义上的分歧。该专家认为论文题目和方法不匹配,却未在论文的...
欧美博士论文,为何不像我国这样重视盲审?
其次,重视过程指导。无论是导师还是论文委员会成员,他们的持续指导就是要确保博士生的研究工作走上“正轨”,从而减少研究结束时出现重大问题的可能。最后,注重效率。类似期刊论文的同行评审一般耗时较长。在大学,特别是在博士生毕业季,将论文交给同样极为忙碌的专家,且要等待其评语,要想在短时间内完成并不切合实际...
是“恶意评审”还是“贼喊捉贼”?对文科博士论文评审的反思
前不久,一篇题为《“恶意评审”如何评价和运用?基于武汉大学一篇博士论文评审意见的分析》的文章引发热议(www.e993.com)2024年11月25日。该文作者、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吕德文指出其指导的博士生的学位论文遭遇一位匿名评审专家“恶意评审”,使其面临无法按期毕业的风险。他在文章中感慨:“一个充满敌意、极其不负责任、毫无学理依据的恶意评审,却...
“评语有病句”,论文被匿名校外专家评价不合格,4名博士生质疑专家...
卓艺收到一名专家在“研究成果及其意义或效益”与“论文规范性”两项评审要点中给予了不合格评价,其评语中出现明显病句,如“不是是否是作者的臆想”,又如“很令人存在”等。评语第一句“文学地理学是近年逐渐兴起的一种研究路径,但是其有效性和规范性仍有待验证”,在卓艺看来反映了专家对文学地理学的认识有限。...
关于2024年下半年云南师范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科学士学位申请...
(三)本科学士学位申请论文通过专家评阅论文申请事项详见《云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关于对2024年下半年申请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科学士学位进行论文评阅及申请的要求》。如本科毕业论文评阅结果为不合格,则不具备学士学位论文申请资格。1.申请本科学士学位的毕业论文重复率检测不得高于20%;...
离谱!专家评语病句、错别字频出,遭博士生质疑
当然,这个故事是否真实还有待确认,毕竟双盲评审在论文里是需要隐去所有可以查到自己身份的信息的。不过,结合许多网友在平台上的吐槽,目前确实有一些专家对论文评审并不负责,存在一些「瞎审」的情况,比如论文的评价颇高但盲审结果却是不通过,或者论文盲审意见「牛头不对马嘴」,甚至存在大量语病等等。
4名985博士生论文被评“不合格”,质疑专家不专业!校方回应
近日,厦门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卓艺(化名)在社交平台上发文,对厦大博士生申请学位创新成果认定办法提出质疑。已过教育部送审和答辩的论文,顺利通过导师推荐、校内组织5位专家评审后,卡在了校外专家双盲评审环节。卓艺称,收到的评语中有错字和病句,表述疑对论文已完成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