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好保留着许多古汉语读音 探寻赣方言里你不知道的故事
很多在普通话里读“ing”的字,在南昌话里常常变成了“ang”。比如“饼”,用南昌话说是“biang”。天上的“星”,说成“xiang”。郑子宁表示,这些至今仍在赣方言里保留很好的上古时期的读音,它们在大部分的北方话乃至很多其他方言里,其实都已经消失了。“赣方言的发展历程,反映的是当年的中原人不断南下,并与江西...
祭城:“祭”为什么不读jì,读zhà?
新居民来后,由于口音的不同,祭(zhài)伯城的读音逐渐演变为祭(zhà)伯城,简称为祭(zhà)城,这个叫法一直沿用至今。其实像“祭城”这样兼具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的例子并不少,最出名的可能是“北京大栅栏”。“栅栏”这样一个平平无奇的词,但在“北京大栅栏”这个商业街的名字中,就不读“zhalan”,而是“da...
《说文解字》第774课:细说“幾”字,在现代,它简化成了“几”
读音有四个:(一)jī。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幾,微也,殆也。从[幺幺],从戍。戍,后守也。幺幺而兵守者危也。”会意字。许慎认为本义有两个:(1)细微的迹象(即“微也”);(2)危机;危险(即“殆也”)。既然是会意字,就让我们来看一下字形演变:(幾的字形演变...
曹大志:周原与镐京——关于西周王朝的都城
”的声符是“號”,也属匣母宵部,两者读音相同。从高声和从号声的字可以通假,传世文献和出土文字里都有很多证据,例如:《说文》“,土鍪也。从号声。读若镐”;《说文》“,石之似玉者。从玉號声。读若镐”;北大汉简《反淫》“载乌嗃之弓”,“乌嗃之弓”即文献中的“乌號之弓”;睡虎地秦简《日书》...
2022山东成人高考高升专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遂巡(qun)仓(lin)装(zhen)脖颈(geng)B.数落(sha)妥帖(tie)桑梓(xin)感唱(kui)C.校(jiao)勘折(zhe)价吮(yun)吸渗咨(cen)D.踝骨(huai)旋(wo)论(mi)古剂(sha)2.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密码改变历史:从雅典间谍、戚继光到图灵
汉语拼音的前身密码是一种用来混淆视听的技术,它将正常的可以识别的信息转变成无法识别的信息(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当然,对一小部分人来说,这种无法识别的信息是可以经过加工恢复原样的。严格来说,登录网站、电子邮箱、银行取款或开启保险箱时输入的“密码”还只是“口令”,而不是真正的密码,因为它不是原本意义上的“加密代码”。
“拼音被改”引质疑 一个字的读音到底是由谁决定的
报告举出个别异读词的例子,如“伯”,在《审音表》中有两个读音,“伯伯”,读“bo”;在“大伯子”中,读“bai”(第三声)。但第二种读音只有16.95%的被调查者读正确,而该种情况下,被常见的误读为“bai”(第一声)的概率达到72.79%,而此读音并没有列进《审音表》。因此,《审音表》修订版将把“大伯子”中...
《说文解字》第653课:“相夫教子”的“相”该如何读,什么意思
(一)xiāng。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但实际上,这个读音标识有误,“相”的《说文》读音应当为xiàng。因为《说文》给出的解释是:“相,省视也。从目,从木。《易》曰:‘地可观者莫可观于木。’《诗》曰:‘相鼠有皮。’”会意字。本义是省视;察看。会意字,我们要看一下字形演变:...
围绕“恪”字读音争论,为何只有陈寅恪先生自己淡然随意
了解这一现象有什么用呢?就是如留声机般记录了读音,可以据此推定“恪”之念“确”不从义宁陈寅恪氏始,山阴俞恪士已如此。明震为伯严继妻俞氏长兄,以行辈论,长寅恪一辈。幸存此法,可破“为一人而设一音”之妄责。可以断定“恪”之读“确”亦不自俞觚庵始。1915年商务印书馆《辞源》“恪”字即有“确”...
普通话读音标准是怎么来的
例如,旧审音表曾规定“伯”字有“大伯(bǎi)子”的读音。但调查显示只有16.95%的人这样读,近八成人仍读为bāi,于是修订稿将其改为“大伯(bāi)子”。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审音过程公开度不高,仅由十几位专家讨论、商议。2011年10月,第三次审音启动。这次审音主要在1985年版审音表基础上开展,课题组很快确定...